索 引 号 SM03101-0300-2022-00029 文号永政办〔2022〕59号
发布机构 永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2-09-09
标题 永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安市“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有效性 有效 有效 失效 废止
索 引 号 SM03101-0300-2022-00029
文号 永政办〔2022〕59号
发布机构 永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2-09-09
标题 永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安市“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有效性 有效 有效 失效 废止

永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安市“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9-27 17:47
| | | |
政策解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单位:

  现将《永安市“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永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永安市“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序言

 

  “十三五”时期,中国消防救援队伍改制转隶,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迈出了坚实步伐。近年来,永安市消防救援队伍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总要求,主动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积极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始终坚持救民于水火、救民于危难,始终竭尽所能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消防救援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十四五”时期是消防救援队伍转制后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加快推进消防救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永安市委、市政府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新时代全市消防救援事业改革发展,切实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19〕34号)《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福建省消防条例》《城市消防规划规范》《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三明市“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专项规划》《永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制定《永安市“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实施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

  一、现状与形势

  (一)现实基础

  1. 消防力量建设情况

  (1)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永安市消防救援大队下辖两个救援站(燕南站和尼葛站),共有消防指战员、政府专职消防员、文员73人。有A类泡沫消防车、18吨水罐车、53米云梯车、抢险救援车、高层供水车、工业泡沫车、穿刺臂消防车等各类灭火救援车辆11辆,配备消防监督检查、火灾事故调查和消防产品质量监督等消防监督技术装备6套259件,火灾现场勘查和消防宣传专用照相机各1部,各类救援器材、防护器材近千套。

  (2)专职(志愿)消防队建设情况。11个乡镇均依托乡镇干部、民警及巡逻队等组建了专职(志愿)消防队伍,共有专职(志愿)消防员236人,每个专职(志愿)消防队伍均配备多功能洒水车或消防三轮摩托车,手抬机动泵及水枪水带灭火器等简易消防器材,主要应对初期常规火灾扑救。同时,贡川镇小型消防站已建设完善,营房、车辆、装备基本落实,待人员入驻即可投入执勤。

  (3)社会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情况。目前全市有6家企业成立消防专职队,各配置消防水罐车1辆及以上,手抬机动泵1台,水枪水带灭火器若干;共有企业专职消防队队员107人。永安市重型机械工程救援分队配备装载机4台、挖掘机3台、推土机2台、自卸车5台、压路机2台。全市142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34个社区、48个住宅小区建成微型消防站。

  2. 火灾基本情况

  “十三五”时期,全市消防工作始终坚持以“提本质、降亡人、减总量、保安全”为重点,未发生重特大火灾和有影响的火灾,火灾形势总体平稳可控。累计火灾起数449起,直接经济损失588.18万元,火灾死亡人数5人。

  表1     永安市2016-2020年火灾情况统计表

时间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火灾起数

119

62

47

81

140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301.74

156.68

273.76

232.29

323.71

火灾亡人数

2

0

3

0

0

  综合分析我市五年来的火灾,从火灾发生的区域看,城区火灾总量较大;从火灾发生的场所看,住宅、厂房、车辆、垃圾类火灾居多;从火灾发生原因看,电气故障、生活用火、生产作业、吸烟等造成的火灾居于前列。

  表2     永安市2016—2020年火灾发生原因前三统计表

火灾

原因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第一

电气故障

29起

24.37%

电气故障

24起

38.71%

电气故障

16起

34.04%

吸烟

22起

27.16%

遗留火种

44起

31.43%

第二

生活用火

19起

15.97%

生活用火

生产作业

吸烟各8起

12.90%

生活用火

8起

17.02%

电气故障

13起

16.05%

吸烟

30起

21.43%

第三

生产作业

18起

15.13%

玩火

7起

11.29%

吸烟、玩火各5起

10.64%

生活用火

12起

14.81%

电气故障

16起

11.13%

  (二)“十三五”时期消防工作主要成就

  1. 消防救援队伍转型升级初见成效。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以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严格落实改革转隶要求,坚持边转制、边建设、边应急,积极稳妥完成身份转改、职级套改、授衔换装、落编定岗等工作,顺利完成“橄榄绿”到“火焰蓝”的转变。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授旗训词精神,对标综合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职能定位,锤炼过硬本领,提升专业能力,保持24小时驻勤备战,闻警即动、冲锋在前、敢打必胜,始终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队伍转制以来,初步实现消防救援理念、职能、能力、装备、方式、机制等转型升级,队伍正朝着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稳步推进。

  2. 消防安全责任制日益健全。积极贯彻“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逐步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及监管责任、基层组织消防工作责任、社会单位主体责任“三类责任”。认真贯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出台了《永安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消火栓建设维护和管理的通知》《永安市消防区域联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强行业(系统)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制度。以消防联席会为平台,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逐级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督促各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将消防安全责任纳入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安全生产和精神文明,以及市委党校中青班培训内容。健全消防安全组织,落实“网格化管理”,全市划定15个大网格、228个中网格、723小网格,三级网格均纳入综治平台,平台嵌入消防安全管理模块,消防工作纳入基层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持续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活动,提升社会单位的消防管理水平。

  3. 消防安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聚焦“平安永安”建设,围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和专项治理三年行动,紧盯重点对象、高危领域、重大问题,全面推进隐患大治理,有力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能力水平。定期召开消防工作会议,分析研判火灾形势,组织开展了冬春火灾防控、高层建筑、电动自行车、危化品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等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减少了火灾隐患。加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和“标准化”管理,全市142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开展“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工作,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卫健、民政、文旅等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开展本行业系统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措施工作。对全市82个住宅小区,20栋公共建筑完成消防车道划线。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检查单位5205家次,督促整改隐患4453处,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172份,临时查封决定书14份,行政强制决定书1份,责令“三停”单位12家,拘留2人。政府挂牌督办整改重大火灾隐患4处、区域性火灾隐患3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4. 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落实地方财政消防经费保障机制,2016-2020年,地方消防业务经费逐年递增,累计争取财政保障经费3486.49万元,其中专项经费1022.86万元(用于采购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等)。一是消防专项规划工作稳步进行,结合当前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启动消防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二是消防装备科技水平明显提升,加快车辆装备的更新换代。累计投入车辆装备经费1022.86万元,新配置A类泡沫消防车、工业泡沫车和穿刺臂消防车,各类灭火救援器材近千件套,无人机等高端装备,消防装备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三是消防水源建设力度加大。初步厘清市政消火栓的建设、使用和管理职责,“十三五”期间新增市政消火栓161个,市政消火栓总数达到402个。通过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城乡结合部供水管网延伸及农村集中供水改造,完善消防用水条件。四是完善多种形式消防救援队伍建设,11个乡镇、6家企业、34个社区、142家消防重点单位均建立专职(志愿)消防队伍或微型消防站,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不断壮大。

  5. 灭火和应急救援能力有效增强。一是灭火及灾害事故专业化救援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立足新形势下“全灾种、大应急”的要求和“灭大火、抢大险、救大灾”的实际需求,探索组建水域、地震等专业救援队伍,组建应急通信保障分队,全面升级高清指挥视频、轻型卫星便携站和4G单兵图传设备,保障灾害事故现场应急通信需求。二是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步。健全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应急演练。将企业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志愿消防队等社会化救援力量逐步纳入消防指挥调度体系,成为消防救援力量的有力补充。三是消防救援训练不断与时俱进。加强执勤备战,深化实战演练,完善消防员实战训练体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模式,开展多层面专业技能训练,各有3名消防员考核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和“内河船员证”,考核取得地震应急救援技术(初级)和航拍专业(一级)无人机航空器系统操作手合格证各1名,还有2名消防员取得绳索(双绳)技术指导证2名,进一步提高了全体消防员专业处置能力。四是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不断壮大。11个乡镇、6家大型企业、142家消防重点单位、34个社区、48个住宅小区稳步推进专职(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建设。

  6.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依托消防站挂牌建成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累计对外开放120余次,1.8万多人进行参观培训。借助林业要素广场完成消防主题公园建成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为人民群众新增了寓教于乐、主题鲜明的消防宣传教育阵地。深化消防宣传“五进”,以政府购买消防宣传服务的形式深入开展“风展红旗如画·消防宣传进苏区”活动。发动消防志愿者“走村入户”传播消防知识,消防宣讲团分别对8类人群开展消防培训近3万余人次。组织各类消防宣传培训、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200余场次,制作消防宣传手册10余万册,发放各类宣传单30余万份,20余所中小学校实现消防宣传教育“五落实”目标。通过“村村通”广播播放消防安全提示,有效提高村(居)民消防安全意识。结合“119”消防宣传月等系列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利用LED推出消防宣传全城“亮屏行动”。定期向目标人群精准化推送消防安全提示短信实施差异化宣传。利用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手段,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消防安全宣传活动,有力促进公众消防安全素质提升。

  (三)“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开端,是推动我市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随着空间、产业、交通、文化、生态等发展的关键性要素持续对消防安全发挥作用、产生影响,各种风险相互交织,推进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

  1. 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基层末端消防监管机制缺失,部分乡镇(街道)基层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制度运行仍不规范,消防管理“末端”存在盲区。部分行业对本系统、本行业消防安全管理力度不大,行业性火灾隐患问题突出。消防体制改革后公安派出所履行消防监督职责明显弱化,乡镇(街道)等基层组织开展消防执法法律法规依据不足、效果不明显,基层消防工作推进难度大。部门联合监管、联合惩戒机制有待完善,消防安全“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完全形成。消防部门综合监管职能未完全落地,被动式大包大揽的监管模式仍未彻底改变,一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理念尚未完全转变。此外,消防监督执法人员不足,仅4名,与繁重的消防监管任务不相适应。

  2. 消防安全风险依然较多。一是新旧模式转型升级带来新风险。以5G技术应用、大数据为基础的服务业新模式,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传统商业企业销售,更多大型综合体、商场市场改变使用性质、区域功能,突破防火设计边界条件,导致诱发火灾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二是城镇化的推动带来的火灾隐患持续增加。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越来越多;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养老机构、旅游景区、文博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量大面广、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新材料、新工艺、新业态发展等导致局部地区消防衍生风险攀升。三是农村火灾仍为多发区域。农村基础设施缺乏,道路普遍狭窄,部分路段设置限高限宽,消防水源欠缺,部分农村居民私自对住宅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用于九小场所、生产作坊等,而这些建筑多数不具备基本的消防安全条件,存在众多火灾隐患,排查难度和整改难度极大。

  3. 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滞后于城市发展,现有辖区仅有2个消防站,存在布点稀、保护半径大等问题。乡镇、园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农村地区消防设施普遍缺失,消防车通道不畅、消防水源不足等现象仍未得到有效改观,乡镇市政消火栓建设长期欠账。对照《城市消防站配备标准》,全市抢险救援器材、个人防护装备、灭火器材、力量编成装备配备率均未达到城市消防站配备标准。

  4. 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质量还不高,乡镇专职(志愿)消防队人员、装备配备仍需加强,快速反应能力不足,火灾“灭早、灭小、灭初期”的作用发挥不明显。福利待遇、伤残抚恤、立功受奖等保障机制有待健全,规范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5. 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尚待整体提高。社区、农村消防宣传工作覆盖面窄、针对性不强,固定公共消防宣传设施建设仍待加强。一些部门和社会单位参与度低,部分单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员工消防法制观念和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无证上岗、违章操作、冒险作业等因素仍是企业火灾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消防宣传教育社会化、公益化程度不足,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群众消防安全知识匮乏、自防自救能力差,社会公众对消防工作的认知度、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持续深化消防救援体制改革,全面开启消防救援事业高水平建设新征程的重大机遇。

  1.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坚强领导是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对消防救援工作和队伍建设给予特殊关爱,“四句话方针”为消防救援队伍改革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消防救援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指明了前进方向。改革转制后,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新成立的消防救援队伍保持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指导全市消防救援事业工作,定期专题研究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为推动我市消防救援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 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资源优势是强大动能。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3号)是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重大政策。当前是我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时期,在“南三龙”经济圈发展格局中,永安市是三明经济圈的重要连接支点,是沿海向深腹内地发展的过渡地带,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在三明经济圈的战略地位作用更加凸显,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并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3. 良好的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安全基础是重要支撑。全市各级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消防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目标,以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重大风险为着力点,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辖区实际情况,进一步将消防触角延伸到乡镇(街道)、重点企业,在推进我市城市社区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等为民办实事工程中取得明显成效,充分彰显了我市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与此同时,城乡发展质量不断提高,老百姓不仅关注自身消防安全,而且更加重视公共消防安全环境,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消防治理、群防群治,这既为我市消防救援事业发展提供了前进动力,也为我们强基础、补短板,借势发力,提供了良好环境。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消防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训词及对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重要勉励语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重要讲话精神贯穿我市消防救援事业发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筑牢底线思维,聚焦风险防控,突出综合治理,积极推进永安市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维护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为全面实现我市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提供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消防工作和消防救援队伍的绝对领导,按照党中央关于消防工作和队伍改革发展决策部署,强化政治引领,聚集中心主业,推动消防救援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机制体制。

  2. 坚持以人为本。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消防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保障民生、民安。着力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着力提升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水平,着力规范消防监督执法服务,积极构建和谐有序的消防人文环境。

  3. 坚持综合监管。传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入推进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消防执法改革任务,逐步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消防安全防控体系并常态化运转。

  4. 坚持改革创新。深化完善消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深入推进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中介作用,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动城市消防安全管理向治理转型,创新消防工作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突出基层政府和社会单位责任落实,全面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提升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

  5. 坚持实战引领。围绕战斗力标准,加强消防队伍建设,突出实战引领和实战检验,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建设,提高消防信息化水平,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建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引导社会救援队伍健康有序发展,推动综合性救援力量、消防装备、应急通信、战勤保障、救援机制转型升级。

  6. 坚持协调发展。加快建立区域消防一体化,推动部门协同、城乡协调发展,健全群防群治工作机制,构建区域协同消防工作体系,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7. 坚持全民消防。人民群众普遍受到消防安全教育,掌握消防常识,参与隐患自查自纠,享有消防安全,形成全民参与消防隐患治理的良好格局。

  (三)规划目标

  “十四五”时期,着力建设“全灾种、大应急”任务下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全力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消防应急救援能力体系。消防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火灾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消防力量体系基本形成,逐步实现城乡灭火救援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防救援智能化迈入崭新时代,加速促进现代科技与消防工作的深度融合,用好大数据,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大消防工作的发展,全面提升消防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全市年度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持续减小,确保火灾起数、直接财产损失、亡人、伤人四项指标平稳。

  具体发展建设目标是:

  1. 消防安全治理体系更加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政府对消防工作统筹领导,行业主管部门和行政执法监管部门依法开展消防工作,乡镇(街道)设立消防所职能进一步发挥,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有序。群众广泛参与消防工作,筑成坚实的消防安全人民防线,火灾十万人死亡率低于0.16,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2. 消防安全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地方消防法规、政府规章和标准规范逐步完善,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新型监管机制成熟完善,消防网格逐步健全,持续推进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火灾隐患治理精准高效。

  3. 消防安全基础环境更加夯实。城乡消防规划编制完善,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均衡覆盖,公共消防安全管理不断加强,火灾防控措施有效落实,重大火灾隐患得到及时整治;消防基础设施补齐旧账、不欠新账;城镇公共消防设施一体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规范发展;全民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不断提升,消防安全素质明显提升。

  4. 消防救援力量体系更加完备。“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政府专职消防队为基础,志愿消防队为补充”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蓬勃发展。消防救援站不断建强,小型消防站织密建广,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发展壮大,消防力量布局更加合理,农村消防救援条件明显改善,逐步建成需求与储备相一致的消防力量覆盖网络,全灾种、大应急的消防救援能力体系初步形成。

  5. 消防安全软环境更加优化。大力发展新兴宣传手段,进一步深化普及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力争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覆盖所有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家庭和网站,消防安全常识得到广泛普及,公民消防安全素质明显提升,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普遍提高,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明显增强。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1. 加强消防救援专业力量体系建设。结合省、市消防救援队伍力量格局部署重点,推动我市大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依托消防救援队伍建强水域、石油化工、涉疫、冰冻雨雪灾害4支专业救援队,承担多灾种的应急救援任务。汇聚政府应急联动部门和社会救援力量的信息、装备资源,完善应急救援联勤联训机制,会商研判机制,明确职责任务,确保快速响应、协同高效。探索设置120院前医疗救助小组,发挥院前急救功效。坚持“训战结合、实战检验”原则,分级分类健全消防救援指战员能力培训、等级达标、资质认证体系。围绕山岳、水域、冰冻雨雪灾害、车辆破拆等特种抢险,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实战拉动演练、比武竞赛,推动训练模式从处置“单一灾种”向“全灾种”转型。

  2. 建强多种形式消防救援队伍。立足消防救援队伍辅助补充力量的定位,按照“全面覆盖、注重实效、标准适当、就近可及”的原则,大力发展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推进消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政府专职消防队。推动乡镇按照“应建尽建、按标建设”要求建设政府专职消防队。符合《乡镇消防队》(GB/T 35547-2017)建队条件的乡镇全部完成建队任务。经济发达镇原则上建设小型消防站,满足经济发达镇增编人员执勤备战需要。将具备条件的政府专职消防队纳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统一管理,建立与消防救援职业高风险、高负荷、高压力特点相适应的政府专职消防员职业保障机制。依法建立企业专职消防队。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符合建队条件的,依法依规建设企业专职消防队,配齐配强人员、车辆装备,积极拓展职能,参加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动火等危险作业现场监护等工作,发挥火灾防控综合效能。依规建设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特勤消防站。北部新城化工园区要根据《化工园区综合评价导则》(GB/T39217-2000)和《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等有关标准和规定,同步规划建设特勤消防站。积极发展志愿消防队。建立志愿消防队建设发展和激励保障机制,在常住人口超过1000人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建设志愿消防队,开展日常消防宣传、防火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等火灾防控工作。全面推广微型消防站。普及和建强火灾高风险单位、街道社区、行政村、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中心)和便民警务站的微型消防站,实现火灾高风险单位、社区、行政村100%建站,承担初期火灾扑救、防火巡查、消防宣传等消防安全自治工作。

  (二)提升防范化解重大消防风险能力

  1. 强化政府及部门消防工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将消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考核内容,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协调解决涉及消防安全工作的重大问题。贯彻落实《三明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制定消防工作责任清单,建立消防工作巡查制度,完善政府年度消防工作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以及平安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依据,并建立与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履职评定、奖励惩处相挂钩的制度。落实消防安全委员会实体化运行,火灾警示约谈、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消防安全重大问题抄告问责等制度。通过赋权执法、委托执法等方式,赋予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机构一定的消防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权。消防部门依法落实消防安全综合监管职责,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各行业部门落实行业系统监管责任,健全与消防部门分析研判、定期会商、信息互通、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将消防安全纳入行业安全法规政策、规划计划、应急预案,纳入日常管理、工作督办、业务检查和考核评比等内容,固化行业系统消防安全工作常态机制。教育、民宗、民政、文旅、卫健、文物等部门建立完善行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2. 创新消防治理机制。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消防工作中的运用,加快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互联网+监管”为支撑、火灾事故责任调查处理为保障的新型监管机制。提高对火灾高风险场所、严重违法失信对象的抽查率,全面推行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告知承诺制管理,规范消防产品准入和质量监管。推行轻微违法容错机制,共享有关部门证照、许可等信息,实行“容缺后补”、绿色通道、邮政或快递送达等便利化措施,推行网上预约办理、“一对一”专办等服务方式,多渠道多途径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分级组建消防安全检查专家库,分行业领域成立专家检查组,建立推行专家检查制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高风险场所消防检查、专业评估和隐患整改。完善我市消防安全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办法,将消防行政处罚记入信用记录,纳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诚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监管机制。鼓励单位员工和群众举报查改火灾隐患,健全受理、查处、反馈、奖励等机制。银保监部门与消防部门要积极配合,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保险公司建立完善检查评估制度,将单位消防安全条件与保险费率、理赔标准挂钩,发挥保险机构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作用。

  3. 强化单位主体责任。以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主线,持续开展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石油化工、小微企业、物流仓储、居住出租房、老旧场所、电动自行车、“三合一”场所、群租房等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程,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加强城市及区域消防安全状况评估,围绕新能源汽车、储能设施、生物医药、物流业等新材料新产品新业态消防安全风险,建立早发现、早预警、早防范机制。重点督促化工企业定期开展消防安全风险自查评估,完善风险管控措施,严格按国家标准配备消防设施器材,依法建立完善企业专(兼)职消防队,结合企业工艺特点建立安全事故工艺处置队并完善工艺应急处置机制,确保生产、储存、运输等各环节的消防安全。落实社会单位“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建立“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内控体系,探索实施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积分管理,实施单位法定代表人、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履职能力评价机制,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和行业消防安全水平。

  4. 夯实基层防控基础。将消防安全纳入平安建设、基层网格管理、乡镇(街道)综合执法等工作内容,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消防安全工作机制,成立乡镇(街道)消防安全委员会并实体化运行。依托乡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乡镇(街道)社会治理办公室或村镇建设综合服务中心,100%乡镇(街道)建成消防所,落实消防监督员挂点、消防文员派驻工作机制,建立落实制度、经费、人员、考核等保障机制,强化末端消防监管。村(居)一级,应在“两委”里明确负责消防工作的成员,并实行网格员包干到户。公安机关与消防部门健全火灾警情研判互通和联系协调机制。公安派出所按照现行消防法律法规规章有关规定,结合日常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继续配合消防部门开展日常性、非专业性消防监督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协同配合做好火灾事故调查。建立火灾隐患“吹哨人”制度,鼓励单位员工和群众举报身边隐患;开展社区民警、多种形式消防队伍队员、村(居)委会工作人员、综治网格员、保安员、物业服务企业职员、社会单位工作职员等“一警六员”培训。

  5. 严格火灾事故调查追责。进一步健全火灾调查制度、加强火灾调查队伍和装备建设,全面夯实火灾调查工作基础。健全完善尽责免责、失职追责相关规定,按照火灾事故等级由政府按照权限授权或者委托消防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查明火灾原因,总结火灾教训,查明火灾事故责任,依法对火灾事故作出处理。明确消防部门与纪委监委、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协作内容,依法开展火灾事故涉嫌刑事案件和职务违法犯罪的调查、移送、起诉和审判工作。健全完善火灾事故通报约谈机制,通报约谈火灾多发、频发或发生亡人及有较大社会影响火灾事故的乡镇(街道)及有关行业部门。

  (三)提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质量

  1. 加强城乡消防规划。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把公共消防安全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国土空间规划将消防安全布局、消防救援站、消防供水、消防装备、消防训练基地和消防力量等纳入“多规合一”,有效保障消防规划落地。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修编,修编市中心城区、小陶镇、贡川镇消防专项规划。大力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连片村改造和拆村并城等工作,将消防标准合规纳入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加强城乡消防规划。

  2. 加强消防队站建设。根据《城市消防规划规范》和《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同步调整全市消防基础设施用地指标;进一步优化全市消防站布点规划,“十四五”时期,新建灭火救援中心1个,小型站1个。

  3. 打通消防生命通道。住建、城管等部门结合城乡建设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按照市政道路路网结构和建设计划,优先打通断头路和拓宽巷道,提高道路承载大型消防车的能力,并按标准设置消防车回车场地、保留消防车作业面,不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的路障,确保消防车的通行能力。新建、改造的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住宅小区,按标准设置消防车通道。将新建停车场列入“十四五”时期重要工程推动建设,优化停车资源管理使用。各社会单位、建设工程和居民小区的管理使用单位或物业服务企业对消防车通道、救援场地划线,设置警示标识标牌,实行标识化管理,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4. 推进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明晰市政消火栓的监督管理、补建、日常维护保养等工作职责,完善消火栓监管机制。强化市政消火栓网格化管理,完善消防水源管理信息共享、部门联动、定期评估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快缺建消火栓补建,结合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防洪工程、中小河流生态治理等水利项目,在城市建成区、工业区、化工产业集中区、耐火等级低的建筑密集区、老城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各行政村和政府重点规划区等大功率消防车和消防远程供水系统可能取水的区域,应按有关标准依托推进天然和人工消防水源以及消防车取水设施建设,保障消防应急用水。无市政集中供水、市政给水系统为间接供水或供水能力不足、为枝状管网的区域,应建设市政消防水池等储水设施。“十四五”时期,借力“智慧水务”、城乡供水一体化等工程,基本实现市政消火栓和取水点标识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规划期间,化工园区100%补齐市政消火栓,市中心城区新增市政消火栓53个,铺设市政供水管网的村100%按要求完成市政消火栓建设,不具备给水管网条件的村100%按要求建设若干消防水池或依托天然水源建设取水设施。

  (四)提升消防装备建设水平

  1. 加强消防基本装备建设。对照“全灾种、大应急”综合应急救援任务需要,加强消防装备建设评估论证,进一步优化装备配备结构,强化与地方高校联合研发机制,探索“研产装”一体化装备升级路径。全市按城市消防站配备标准足额配置车辆、装备,对超期服役或作战效能测试不达标的车辆、装备逐步更新升级,实现车辆、装备数量与质量“双提升”,形成“适应灾种、品类齐全、功能完备、高效集成”的现代化装备体系。

  2. 加强车辆装备配置。聚焦“大应急、全灾种”职能需要和《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优化车辆装备结构,加强特种攻坚车辆装备针对性配备。接续完成省政府下达的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装备建设任务,加强先进消防车辆装备的配备,逐步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性能可靠、技术先进的车辆装备体系。

  3. 加快专业特种装备配备。在原有装备基础上,对照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有关专业救援编队建设标准和实战需要,结合全市高层、化工、大跨度建筑等典型灾害事故特点和今后发展趋势,加快消防攻坚专业队“高、精、尖”的作战、训练装备建设,每年保障108万元保障消防器材装备建设经费,在年度装备建设项目中,逐年补充和更新特种消防装备。逐步推广和普及灭火防护靴、灭火防护服、单兵定位装置等新型攻坚专业装备,整体提高消防救援队伍攻坚装备配置质量和数量。结合水域、石油化工、涉疫、冰冻雨雪灾害4支专业队组建情况,科学配齐相应专业救援所需装备器材。

  (五)提升消防信息化与科技化水平

  1. 推进“智慧消防”建设。依托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广应用“智慧用电”、物联传感、温度传感、火灾烟雾监测、水压监测、电气火灾监控、视频监控等感知和监测设备。配合上级完成消防设施远程监控、视频智能监控系统、智慧式电气火灾监控、“智能预警”、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城市消防设施智慧管理等系统建设。推动不具备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老旧场所、养老机构、文保单位、出租屋等设置独立式智能感烟探测报警等智能预警装置。到2024年,实现在册的农村留守老人、低保特困老人、残疾人智能预警装置安装率100%。

  2. 加强科技强消技术支撑。依托高新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研发应用智能消防救援装备、消防产品。加强与规划建设的福建应急产业研发中心、应急产品展示中心、应急体验中心等应急物资产业项目对接,推动消防技术装备研发、消防产品生产制造和消防服务聚集发展,满足科技服务消防工作和应急救援实战需求。

  3. 强化应急通信能力建设。拓展消防应急通信技术渠道,解决复杂环境下的信号覆盖问题。建强应急保障分队,实现专人专岗,建强“县、乡、村”三级通信“轻骑兵”前突小组,配齐配强智能化、轻型化、集成化、模块化关键通信装备。与通信运营商建立重大灾害现场通信协作机制,强化灾害现场公网、指挥信息网的资源供给,打造高效畅通、稳定可靠的现场指挥应急通信系统。积极开展消防救援领域大型专业级无人机、高适应性卫星通信、宽窄带智能自组网通信、5G单兵通信体系、无人机集群作业等新装备、新技术、新战法建设应用。到2025年实现80%区域的无线通信网覆盖。形成“全天候、全地域、全灾种”的一体化应急通信体系,满足极端条件、特殊灾害现场实时通信需要。

  (六)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

  1. 深耕消防宣传阵地。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主阵地作用,2023年按照市级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标准建设。推出全民消防知识学习、志愿服务程序、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管理云平台,并将平台应用推广作为科普消防安全常识、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提高消防公益宣传社会化水平,开辟消防宣传车和消防文化主题公园相结合的宣传新阵地。利用消防宣传车常态化开展巡回宣传、流动宣传,普及消防安全常识。每个乡镇(街道)设立2块固定消防宣传栏,助力辖区群众在休闲娱乐时提升消防安全意识。拓展社区橱窗、车站通道、电梯轿厢、大堂门厅、楼宇电视、电子公告栏、户外电子屏、村村通广播等消防宣传功能,让广大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消防、感受消防、体验消防,增强宣传实效。

  2. 强化全民消防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消防宣传教育“五进”(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工作。加强职能部门及行业系统履行消防宣传教育责任,将消防知识纳入国民素质、义务教育、普法、科普、职业技能等培训教育体系。推行中小学校聘请消防指战员担任消防副校长或校外辅导员,推动中小学校消防安全教育“五落实”(制度、师资、课时、读本、场地),创建消防安全示范学校。党校、社区夜校、老年大学等将消防法律法规及安全常识纳入课程内容。通过购买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服务的方式,将消防知识纳入行业宣传、公益宣传、职业培训体系范畴。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各类群体至少接受1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宣传、网信、精神文明、通信等部门,将消防公益宣传纳入政府行业系统网站、社会公益组织和商业宣传平台,组织新闻媒体和公共资源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警示性、提示性宣传,发动社会力量开展消防宣传活动,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和逃生自救技能,将消防安全教育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及重大节假日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开展119消防奖评选表彰活动,培树热心社会消防公益事业和见义勇为的消防典范。支持创作消防题材文学、艺术作品,推出消防特色的卡通形象、动漫作品,鼓励电商、快递、电信运营等企业参与消防公益宣传,提升消防宣传的影响力。

  3. 加强消防宣传队伍建设。加大对消防宣传工作物力、财力、人力的保障投入,保证必要的经费支出和基础设备,多渠道引进和培养人才,充实和壮大宣传队伍。消防部门组建不少于3人的消防安全知识宣讲队。消防救援站、乡镇消防队、微型消防站结合“防消一体化”建设,成立宣传服务分队,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人社、消防等部门积极培育引导社会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发展,规范执业行为,提高培训质量和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民政、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积极配合推动消防志愿者队伍发展,建立健全注册、培训、保障制度。鼓励微型消防站、志愿消防队伍、社工站、社会消防教育培训机构、快递等人员发展成为消防宣传志愿者,提高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常识宣讲能力。消防行业从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消防救援站开放率、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建成率、重点人群消防安全培训率均达100%。健全舆情处置应对机制,组建网评员队伍并开展经常性培训,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分级分批培训行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明白人”,加强对小企业主、农民工等群体的靶向性培训,开展消防知识“三下乡”活动,努力形成行业齐动、城乡同步、全民参与、声势强大的浓厚宣传氛围。

  (七)提升消防工作法治建设

  1. 贯彻落实消防法律法规。坚持推进法治建设,把法治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严格贯彻落实消防法律法规标准,深入推进消防领域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全民守法建设,加大消防普法宣传教育,全面强化消防工作法治体系建设。加强解决制约消防工作的“瓶颈性”问题,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机制、安全生产承诺和信用制度,助力消防工作法治化行稳致远。

  2. 深化行业消防安全管理。教育、民政、文旅、卫健、民宗等重点行业部门,建立完善行业系统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健全与消防救援机构分析评估、定期会商、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推广“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做法。组织行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2022年全面推广典型经验做法,2025年行业标准化管理持续有效落实。集中开展行业系统内隐患自查自改,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消防救援机构加强工作检查协调,提供消防技术服务。

  3. 融入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以及行政处罚裁量标准。深化阳光执法体系建设,全方位公开消防执法事项和执法结果,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知情权。加强内部执法监督、执法质量考评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工作。完善法律顾问机制,消防部门100%聘请法律顾问,参与法制审核,提供法律意见和服务。

  4.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三明市消防执法改革实施方案》,服务三明市高质量发展超越,告知承诺制采取预约上门服务,全面落实消防审批办理“一趟不用跑”政策,实现即办件全程网办,建立“企业吹哨、消防报到”机制,实行跟踪问廉,抓实消防政务“好差评”,推行说理告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力打造让群众满意、让企业舒心的消防服务品牌。

  5. 完善消防综合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督管理要求,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一般社会单位、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等领域全面纳入“双随机”抽查事项。联合公安、民政、教育等部门开展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探索消防重点领域行业信用评价管理,推动单位责任落实,根据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制定消防安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办法,明确消防安全严重失信行为认定标准,将存在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危害较大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和久拖不改重大火灾隐患的市场主体,纳入失信“黑名单”,探索在市场准入、项目审批、土地供应、融资授信、工程招投标、政府资金支持等方面依法实施联合惩戒。

  四、保障措施

  (一)坚持政府主导。《规划》一经批准,应落实到位。因经济社会发展确需调整的,需由有关主管部门与消防部门协商同意后,报请市政府批准。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消防工作责任制,加强对《规划》颁布后的宣传引导,切实把消防救援事业发展纳入《永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法治政府建设等内容统筹推进。充分发挥消防安全委员会等议事协调机构的作用,将规划的实施情况纳入政府政绩综合考评体系,调动各方力量,强力推动《规划》确定的工作任务有效落实。

  (二)加强经费保障。坚持消防救援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消防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足额保障消防救援业务经费并随经济增长逐年增长,重点保障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将消防救援站、市政消防水源等建设项目列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内容,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等专项资金,对列入《规划》的项目资金实施经费予以支持,加大对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政府专职消防队员经费保障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办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所需经费。相关单位将企业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志愿消防队)的建设和队员的工资待遇等经费,纳入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保障计划一并落实。

  (三)加强政策支持。将本规划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纳入有关专项规划,推动规划目标一致、任务统一、工程统筹、政策配套。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对接,将消防规划内容纳入各项规划范畴,确保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和消防专项规划顺利推进,在规划建设项目审批中重点做好消防用地规划控制。

  (四)强化督导考核。将《规划》推进落实情况纳入政务督查重要内容,突出抓好重点项目的督导检查和督办,强化对《规划》实施进度的动态监管,接受人大、政协、社会公众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定期通报实施情况,制定并落实改进计划。建立本《规划》与有关专项规划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重大项目布局等,应在其他规划中得到落实,其他相关专项规划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协调。组织消防救援机构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实的检查督促。

  附件:永安市“十四五”期间消防基础规划统计表

  附件

  永安市“十四五”期间消防基础规划统计表

内容

时间

消防车

辆配备

消防器材装备建设经费

(万元)

消防救援队站建设规划(个)

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征召规划(人)

小型消防站建设规划(个)

乡镇专职消防队建设规划(一级)

市政消火栓建设规划(个)

消防取水

码头(处)

2021年

举高喷射车1辆

108

/

9

/

西洋镇

安砂镇

小陶镇

大湖镇

曹远镇

城区(11)乡镇(37)

/

2022年

水罐消防车、高层供水车、直臂云梯车各1辆

108

1

11

1

洪田镇

槐南镇

城区(11)乡镇(51)

2

(小陶镇、

安砂镇)

2023年

/

108

/

8

/

上坪乡

罗坊乡

城区(11)乡镇(49)

3

(曹远镇、

大湖镇、

贡川镇)

2024年

抢险救援

消防车

1辆

108

/

11

/

青水乡

城区(11)乡镇(49)

3

(西洋镇、

洪田镇、

槐南镇)

2025年

/

108

/

8

/

/

城区(10)乡镇(49)

3

(青水乡、

罗坊乡、

上坪乡)

合计

5

540

1

47

1

10

298

11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单位:

  现将《永安市“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永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永安市“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序言

 

  “十三五”时期,中国消防救援队伍改制转隶,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迈出了坚实步伐。近年来,永安市消防救援队伍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总要求,主动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积极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始终坚持救民于水火、救民于危难,始终竭尽所能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消防救援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十四五”时期是消防救援队伍转制后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加快推进消防救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永安市委、市政府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新时代全市消防救援事业改革发展,切实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19〕34号)《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福建省消防条例》《城市消防规划规范》《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三明市“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专项规划》《永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制定《永安市“十四五”消防救援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实施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

  一、现状与形势

  (一)现实基础

  1. 消防力量建设情况

  (1)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永安市消防救援大队下辖两个救援站(燕南站和尼葛站),共有消防指战员、政府专职消防员、文员73人。有A类泡沫消防车、18吨水罐车、53米云梯车、抢险救援车、高层供水车、工业泡沫车、穿刺臂消防车等各类灭火救援车辆11辆,配备消防监督检查、火灾事故调查和消防产品质量监督等消防监督技术装备6套259件,火灾现场勘查和消防宣传专用照相机各1部,各类救援器材、防护器材近千套。

  (2)专职(志愿)消防队建设情况。11个乡镇均依托乡镇干部、民警及巡逻队等组建了专职(志愿)消防队伍,共有专职(志愿)消防员236人,每个专职(志愿)消防队伍均配备多功能洒水车或消防三轮摩托车,手抬机动泵及水枪水带灭火器等简易消防器材,主要应对初期常规火灾扑救。同时,贡川镇小型消防站已建设完善,营房、车辆、装备基本落实,待人员入驻即可投入执勤。

  (3)社会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情况。目前全市有6家企业成立消防专职队,各配置消防水罐车1辆及以上,手抬机动泵1台,水枪水带灭火器若干;共有企业专职消防队队员107人。永安市重型机械工程救援分队配备装载机4台、挖掘机3台、推土机2台、自卸车5台、压路机2台。全市142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34个社区、48个住宅小区建成微型消防站。

  2. 火灾基本情况

  “十三五”时期,全市消防工作始终坚持以“提本质、降亡人、减总量、保安全”为重点,未发生重特大火灾和有影响的火灾,火灾形势总体平稳可控。累计火灾起数449起,直接经济损失588.18万元,火灾死亡人数5人。

  表1     永安市2016-2020年火灾情况统计表

时间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火灾起数

119

62

47

81

140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301.74

156.68

273.76

232.29

323.71

火灾亡人数

2

0

3

0

0

  综合分析我市五年来的火灾,从火灾发生的区域看,城区火灾总量较大;从火灾发生的场所看,住宅、厂房、车辆、垃圾类火灾居多;从火灾发生原因看,电气故障、生活用火、生产作业、吸烟等造成的火灾居于前列。

  表2     永安市2016—2020年火灾发生原因前三统计表

火灾

原因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第一

电气故障

29起

24.37%

电气故障

24起

38.71%

电气故障

16起

34.04%

吸烟

22起

27.16%

遗留火种

44起

31.43%

第二

生活用火

19起

15.97%

生活用火

生产作业

吸烟各8起

12.90%

生活用火

8起

17.02%

电气故障

13起

16.05%

吸烟

30起

21.43%

第三

生产作业

18起

15.13%

玩火

7起

11.29%

吸烟、玩火各5起

10.64%

生活用火

12起

14.81%

电气故障

16起

11.13%

  (二)“十三五”时期消防工作主要成就

  1. 消防救援队伍转型升级初见成效。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以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严格落实改革转隶要求,坚持边转制、边建设、边应急,积极稳妥完成身份转改、职级套改、授衔换装、落编定岗等工作,顺利完成“橄榄绿”到“火焰蓝”的转变。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授旗训词精神,对标综合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职能定位,锤炼过硬本领,提升专业能力,保持24小时驻勤备战,闻警即动、冲锋在前、敢打必胜,始终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队伍转制以来,初步实现消防救援理念、职能、能力、装备、方式、机制等转型升级,队伍正朝着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稳步推进。

  2. 消防安全责任制日益健全。积极贯彻“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逐步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及监管责任、基层组织消防工作责任、社会单位主体责任“三类责任”。认真贯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出台了《永安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消火栓建设维护和管理的通知》《永安市消防区域联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强行业(系统)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制度。以消防联席会为平台,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逐级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督促各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将消防安全责任纳入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安全生产和精神文明,以及市委党校中青班培训内容。健全消防安全组织,落实“网格化管理”,全市划定15个大网格、228个中网格、723小网格,三级网格均纳入综治平台,平台嵌入消防安全管理模块,消防工作纳入基层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持续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活动,提升社会单位的消防管理水平。

  3. 消防安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聚焦“平安永安”建设,围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和专项治理三年行动,紧盯重点对象、高危领域、重大问题,全面推进隐患大治理,有力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能力水平。定期召开消防工作会议,分析研判火灾形势,组织开展了冬春火灾防控、高层建筑、电动自行车、危化品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等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减少了火灾隐患。加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和“标准化”管理,全市142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开展“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工作,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卫健、民政、文旅等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开展本行业系统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措施工作。对全市82个住宅小区,20栋公共建筑完成消防车道划线。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检查单位5205家次,督促整改隐患4453处,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172份,临时查封决定书14份,行政强制决定书1份,责令“三停”单位12家,拘留2人。政府挂牌督办整改重大火灾隐患4处、区域性火灾隐患3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4. 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落实地方财政消防经费保障机制,2016-2020年,地方消防业务经费逐年递增,累计争取财政保障经费3486.49万元,其中专项经费1022.86万元(用于采购消防车辆、器材装备等)。一是消防专项规划工作稳步进行,结合当前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启动消防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二是消防装备科技水平明显提升,加快车辆装备的更新换代。累计投入车辆装备经费1022.86万元,新配置A类泡沫消防车、工业泡沫车和穿刺臂消防车,各类灭火救援器材近千件套,无人机等高端装备,消防装备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三是消防水源建设力度加大。初步厘清市政消火栓的建设、使用和管理职责,“十三五”期间新增市政消火栓161个,市政消火栓总数达到402个。通过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城乡结合部供水管网延伸及农村集中供水改造,完善消防用水条件。四是完善多种形式消防救援队伍建设,11个乡镇、6家企业、34个社区、142家消防重点单位均建立专职(志愿)消防队伍或微型消防站,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不断壮大。

  5. 灭火和应急救援能力有效增强。一是灭火及灾害事故专业化救援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立足新形势下“全灾种、大应急”的要求和“灭大火、抢大险、救大灾”的实际需求,探索组建水域、地震等专业救援队伍,组建应急通信保障分队,全面升级高清指挥视频、轻型卫星便携站和4G单兵图传设备,保障灾害事故现场应急通信需求。二是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步。健全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应急演练。将企业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志愿消防队等社会化救援力量逐步纳入消防指挥调度体系,成为消防救援力量的有力补充。三是消防救援训练不断与时俱进。加强执勤备战,深化实战演练,完善消防员实战训练体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模式,开展多层面专业技能训练,各有3名消防员考核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和“内河船员证”,考核取得地震应急救援技术(初级)和航拍专业(一级)无人机航空器系统操作手合格证各1名,还有2名消防员取得绳索(双绳)技术指导证2名,进一步提高了全体消防员专业处置能力。四是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不断壮大。11个乡镇、6家大型企业、142家消防重点单位、34个社区、48个住宅小区稳步推进专职(志愿)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建设。

  6.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依托消防站挂牌建成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累计对外开放120余次,1.8万多人进行参观培训。借助林业要素广场完成消防主题公园建成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为人民群众新增了寓教于乐、主题鲜明的消防宣传教育阵地。深化消防宣传“五进”,以政府购买消防宣传服务的形式深入开展“风展红旗如画·消防宣传进苏区”活动。发动消防志愿者“走村入户”传播消防知识,消防宣讲团分别对8类人群开展消防培训近3万余人次。组织各类消防宣传培训、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200余场次,制作消防宣传手册10余万册,发放各类宣传单30余万份,20余所中小学校实现消防宣传教育“五落实”目标。通过“村村通”广播播放消防安全提示,有效提高村(居)民消防安全意识。结合“119”消防宣传月等系列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利用LED推出消防宣传全城“亮屏行动”。定期向目标人群精准化推送消防安全提示短信实施差异化宣传。利用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手段,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消防安全宣传活动,有力促进公众消防安全素质提升。

  (三)“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开端,是推动我市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随着空间、产业、交通、文化、生态等发展的关键性要素持续对消防安全发挥作用、产生影响,各种风险相互交织,推进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

  1. 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基层末端消防监管机制缺失,部分乡镇(街道)基层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制度运行仍不规范,消防管理“末端”存在盲区。部分行业对本系统、本行业消防安全管理力度不大,行业性火灾隐患问题突出。消防体制改革后公安派出所履行消防监督职责明显弱化,乡镇(街道)等基层组织开展消防执法法律法规依据不足、效果不明显,基层消防工作推进难度大。部门联合监管、联合惩戒机制有待完善,消防安全“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完全形成。消防部门综合监管职能未完全落地,被动式大包大揽的监管模式仍未彻底改变,一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理念尚未完全转变。此外,消防监督执法人员不足,仅4名,与繁重的消防监管任务不相适应。

  2. 消防安全风险依然较多。一是新旧模式转型升级带来新风险。以5G技术应用、大数据为基础的服务业新模式,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传统商业企业销售,更多大型综合体、商场市场改变使用性质、区域功能,突破防火设计边界条件,导致诱发火灾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二是城镇化的推动带来的火灾隐患持续增加。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地下空间越来越多;宾馆饭店、商场市场、养老机构、旅游景区、文博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量大面广、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新材料、新工艺、新业态发展等导致局部地区消防衍生风险攀升。三是农村火灾仍为多发区域。农村基础设施缺乏,道路普遍狭窄,部分路段设置限高限宽,消防水源欠缺,部分农村居民私自对住宅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用于九小场所、生产作坊等,而这些建筑多数不具备基本的消防安全条件,存在众多火灾隐患,排查难度和整改难度极大。

  3. 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滞后于城市发展,现有辖区仅有2个消防站,存在布点稀、保护半径大等问题。乡镇、园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农村地区消防设施普遍缺失,消防车通道不畅、消防水源不足等现象仍未得到有效改观,乡镇市政消火栓建设长期欠账。对照《城市消防站配备标准》,全市抢险救援器材、个人防护装备、灭火器材、力量编成装备配备率均未达到城市消防站配备标准。

  4. 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质量还不高,乡镇专职(志愿)消防队人员、装备配备仍需加强,快速反应能力不足,火灾“灭早、灭小、灭初期”的作用发挥不明显。福利待遇、伤残抚恤、立功受奖等保障机制有待健全,规范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5. 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尚待整体提高。社区、农村消防宣传工作覆盖面窄、针对性不强,固定公共消防宣传设施建设仍待加强。一些部门和社会单位参与度低,部分单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员工消防法制观念和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无证上岗、违章操作、冒险作业等因素仍是企业火灾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消防宣传教育社会化、公益化程度不足,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群众消防安全知识匮乏、自防自救能力差,社会公众对消防工作的认知度、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十四五”时期面临的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持续深化消防救援体制改革,全面开启消防救援事业高水平建设新征程的重大机遇。

  1.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坚强领导是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对消防救援工作和队伍建设给予特殊关爱,“四句话方针”为消防救援队伍改革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消防救援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指明了前进方向。改革转制后,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对新成立的消防救援队伍保持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指导全市消防救援事业工作,定期专题研究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为推动我市消防救援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 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资源优势是强大动能。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3号)是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重大政策。当前是我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时期,在“南三龙”经济圈发展格局中,永安市是三明经济圈的重要连接支点,是沿海向深腹内地发展的过渡地带,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在三明经济圈的战略地位作用更加凸显,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并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3. 良好的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安全基础是重要支撑。全市各级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消防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目标,以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重大风险为着力点,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辖区实际情况,进一步将消防触角延伸到乡镇(街道)、重点企业,在推进我市城市社区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等为民办实事工程中取得明显成效,充分彰显了我市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与此同时,城乡发展质量不断提高,老百姓不仅关注自身消防安全,而且更加重视公共消防安全环境,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消防治理、群防群治,这既为我市消防救援事业发展提供了前进动力,也为我们强基础、补短板,借势发力,提供了良好环境。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消防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训词及对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重要勉励语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重要讲话精神贯穿我市消防救援事业发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筑牢底线思维,聚焦风险防控,突出综合治理,积极推进永安市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维护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为全面实现我市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提供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消防工作和消防救援队伍的绝对领导,按照党中央关于消防工作和队伍改革发展决策部署,强化政治引领,聚集中心主业,推动消防救援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机制体制。

  2. 坚持以人为本。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消防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保障民生、民安。着力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着力提升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水平,着力规范消防监督执法服务,积极构建和谐有序的消防人文环境。

  3. 坚持综合监管。传承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入推进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消防执法改革任务,逐步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消防安全防控体系并常态化运转。

  4. 坚持改革创新。深化完善消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深入推进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中介作用,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动城市消防安全管理向治理转型,创新消防工作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突出基层政府和社会单位责任落实,全面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提升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

  5. 坚持实战引领。围绕战斗力标准,加强消防队伍建设,突出实战引领和实战检验,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建设,提高消防信息化水平,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建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引导社会救援队伍健康有序发展,推动综合性救援力量、消防装备、应急通信、战勤保障、救援机制转型升级。

  6. 坚持协调发展。加快建立区域消防一体化,推动部门协同、城乡协调发展,健全群防群治工作机制,构建区域协同消防工作体系,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7. 坚持全民消防。人民群众普遍受到消防安全教育,掌握消防常识,参与隐患自查自纠,享有消防安全,形成全民参与消防隐患治理的良好格局。

  (三)规划目标

  “十四五”时期,着力建设“全灾种、大应急”任务下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全力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消防应急救援能力体系。消防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火灾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消防力量体系基本形成,逐步实现城乡灭火救援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防救援智能化迈入崭新时代,加速促进现代科技与消防工作的深度融合,用好大数据,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大消防工作的发展,全面提升消防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全市年度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持续减小,确保火灾起数、直接财产损失、亡人、伤人四项指标平稳。

  具体发展建设目标是:

  1. 消防安全治理体系更加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政府对消防工作统筹领导,行业主管部门和行政执法监管部门依法开展消防工作,乡镇(街道)设立消防所职能进一步发挥,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有序。群众广泛参与消防工作,筑成坚实的消防安全人民防线,火灾十万人死亡率低于0.16,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2. 消防安全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地方消防法规、政府规章和标准规范逐步完善,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新型监管机制成熟完善,消防网格逐步健全,持续推进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火灾隐患治理精准高效。

  3. 消防安全基础环境更加夯实。城乡消防规划编制完善,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均衡覆盖,公共消防安全管理不断加强,火灾防控措施有效落实,重大火灾隐患得到及时整治;消防基础设施补齐旧账、不欠新账;城镇公共消防设施一体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规范发展;全民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不断提升,消防安全素质明显提升。

  4. 消防救援力量体系更加完备。“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政府专职消防队为基础,志愿消防队为补充”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蓬勃发展。消防救援站不断建强,小型消防站织密建广,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发展壮大,消防力量布局更加合理,农村消防救援条件明显改善,逐步建成需求与储备相一致的消防力量覆盖网络,全灾种、大应急的消防救援能力体系初步形成。

  5. 消防安全软环境更加优化。大力发展新兴宣传手段,进一步深化普及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力争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覆盖所有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家庭和网站,消防安全常识得到广泛普及,公民消防安全素质明显提升,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普遍提高,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明显增强。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1. 加强消防救援专业力量体系建设。结合省、市消防救援队伍力量格局部署重点,推动我市大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依托消防救援队伍建强水域、石油化工、涉疫、冰冻雨雪灾害4支专业救援队,承担多灾种的应急救援任务。汇聚政府应急联动部门和社会救援力量的信息、装备资源,完善应急救援联勤联训机制,会商研判机制,明确职责任务,确保快速响应、协同高效。探索设置120院前医疗救助小组,发挥院前急救功效。坚持“训战结合、实战检验”原则,分级分类健全消防救援指战员能力培训、等级达标、资质认证体系。围绕山岳、水域、冰冻雨雪灾害、车辆破拆等特种抢险,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实战拉动演练、比武竞赛,推动训练模式从处置“单一灾种”向“全灾种”转型。

  2. 建强多种形式消防救援队伍。立足消防救援队伍辅助补充力量的定位,按照“全面覆盖、注重实效、标准适当、就近可及”的原则,大力发展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推进消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政府专职消防队。推动乡镇按照“应建尽建、按标建设”要求建设政府专职消防队。符合《乡镇消防队》(GB/T 35547-2017)建队条件的乡镇全部完成建队任务。经济发达镇原则上建设小型消防站,满足经济发达镇增编人员执勤备战需要。将具备条件的政府专职消防队纳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统一管理,建立与消防救援职业高风险、高负荷、高压力特点相适应的政府专职消防员职业保障机制。依法建立企业专职消防队。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符合建队条件的,依法依规建设企业专职消防队,配齐配强人员、车辆装备,积极拓展职能,参加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动火等危险作业现场监护等工作,发挥火灾防控综合效能。依规建设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特勤消防站。北部新城化工园区要根据《化工园区综合评价导则》(GB/T39217-2000)和《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等有关标准和规定,同步规划建设特勤消防站。积极发展志愿消防队。建立志愿消防队建设发展和激励保障机制,在常住人口超过1000人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建设志愿消防队,开展日常消防宣传、防火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等火灾防控工作。全面推广微型消防站。普及和建强火灾高风险单位、街道社区、行政村、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中心)和便民警务站的微型消防站,实现火灾高风险单位、社区、行政村100%建站,承担初期火灾扑救、防火巡查、消防宣传等消防安全自治工作。

  (二)提升防范化解重大消防风险能力

  1. 强化政府及部门消防工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将消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考核内容,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协调解决涉及消防安全工作的重大问题。贯彻落实《三明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制定消防工作责任清单,建立消防工作巡查制度,完善政府年度消防工作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以及平安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依据,并建立与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履职评定、奖励惩处相挂钩的制度。落实消防安全委员会实体化运行,火灾警示约谈、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消防安全重大问题抄告问责等制度。通过赋权执法、委托执法等方式,赋予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机构一定的消防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权。消防部门依法落实消防安全综合监管职责,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各行业部门落实行业系统监管责任,健全与消防部门分析研判、定期会商、信息互通、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将消防安全纳入行业安全法规政策、规划计划、应急预案,纳入日常管理、工作督办、业务检查和考核评比等内容,固化行业系统消防安全工作常态机制。教育、民宗、民政、文旅、卫健、文物等部门建立完善行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2. 创新消防治理机制。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消防工作中的运用,加快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互联网+监管”为支撑、火灾事故责任调查处理为保障的新型监管机制。提高对火灾高风险场所、严重违法失信对象的抽查率,全面推行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告知承诺制管理,规范消防产品准入和质量监管。推行轻微违法容错机制,共享有关部门证照、许可等信息,实行“容缺后补”、绿色通道、邮政或快递送达等便利化措施,推行网上预约办理、“一对一”专办等服务方式,多渠道多途径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分级组建消防安全检查专家库,分行业领域成立专家检查组,建立推行专家检查制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高风险场所消防检查、专业评估和隐患整改。完善我市消防安全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办法,将消防行政处罚记入信用记录,纳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诚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监管机制。鼓励单位员工和群众举报查改火灾隐患,健全受理、查处、反馈、奖励等机制。银保监部门与消防部门要积极配合,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保险公司建立完善检查评估制度,将单位消防安全条件与保险费率、理赔标准挂钩,发挥保险机构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作用。

  3. 强化单位主体责任。以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主线,持续开展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石油化工、小微企业、物流仓储、居住出租房、老旧场所、电动自行车、“三合一”场所、群租房等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程,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加强城市及区域消防安全状况评估,围绕新能源汽车、储能设施、生物医药、物流业等新材料新产品新业态消防安全风险,建立早发现、早预警、早防范机制。重点督促化工企业定期开展消防安全风险自查评估,完善风险管控措施,严格按国家标准配备消防设施器材,依法建立完善企业专(兼)职消防队,结合企业工艺特点建立安全事故工艺处置队并完善工艺应急处置机制,确保生产、储存、运输等各环节的消防安全。落实社会单位“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建立“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内控体系,探索实施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积分管理,实施单位法定代表人、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履职能力评价机制,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和行业消防安全水平。

  4. 夯实基层防控基础。将消防安全纳入平安建设、基层网格管理、乡镇(街道)综合执法等工作内容,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消防安全工作机制,成立乡镇(街道)消防安全委员会并实体化运行。依托乡镇综合执法办公室、乡镇(街道)社会治理办公室或村镇建设综合服务中心,100%乡镇(街道)建成消防所,落实消防监督员挂点、消防文员派驻工作机制,建立落实制度、经费、人员、考核等保障机制,强化末端消防监管。村(居)一级,应在“两委”里明确负责消防工作的成员,并实行网格员包干到户。公安机关与消防部门健全火灾警情研判互通和联系协调机制。公安派出所按照现行消防法律法规规章有关规定,结合日常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继续配合消防部门开展日常性、非专业性消防监督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协同配合做好火灾事故调查。建立火灾隐患“吹哨人”制度,鼓励单位员工和群众举报身边隐患;开展社区民警、多种形式消防队伍队员、村(居)委会工作人员、综治网格员、保安员、物业服务企业职员、社会单位工作职员等“一警六员”培训。

  5. 严格火灾事故调查追责。进一步健全火灾调查制度、加强火灾调查队伍和装备建设,全面夯实火灾调查工作基础。健全完善尽责免责、失职追责相关规定,按照火灾事故等级由政府按照权限授权或者委托消防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查明火灾原因,总结火灾教训,查明火灾事故责任,依法对火灾事故作出处理。明确消防部门与纪委监委、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协作内容,依法开展火灾事故涉嫌刑事案件和职务违法犯罪的调查、移送、起诉和审判工作。健全完善火灾事故通报约谈机制,通报约谈火灾多发、频发或发生亡人及有较大社会影响火灾事故的乡镇(街道)及有关行业部门。

  (三)提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质量

  1. 加强城乡消防规划。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把公共消防安全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国土空间规划将消防安全布局、消防救援站、消防供水、消防装备、消防训练基地和消防力量等纳入“多规合一”,有效保障消防规划落地。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修编,修编市中心城区、小陶镇、贡川镇消防专项规划。大力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连片村改造和拆村并城等工作,将消防标准合规纳入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加强城乡消防规划。

  2. 加强消防队站建设。根据《城市消防规划规范》和《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同步调整全市消防基础设施用地指标;进一步优化全市消防站布点规划,“十四五”时期,新建灭火救援中心1个,小型站1个。

  3. 打通消防生命通道。住建、城管等部门结合城乡建设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按照市政道路路网结构和建设计划,优先打通断头路和拓宽巷道,提高道路承载大型消防车的能力,并按标准设置消防车回车场地、保留消防车作业面,不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的路障,确保消防车的通行能力。新建、改造的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住宅小区,按标准设置消防车通道。将新建停车场列入“十四五”时期重要工程推动建设,优化停车资源管理使用。各社会单位、建设工程和居民小区的管理使用单位或物业服务企业对消防车通道、救援场地划线,设置警示标识标牌,实行标识化管理,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4. 推进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明晰市政消火栓的监督管理、补建、日常维护保养等工作职责,完善消火栓监管机制。强化市政消火栓网格化管理,完善消防水源管理信息共享、部门联动、定期评估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快缺建消火栓补建,结合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防洪工程、中小河流生态治理等水利项目,在城市建成区、工业区、化工产业集中区、耐火等级低的建筑密集区、老城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各行政村和政府重点规划区等大功率消防车和消防远程供水系统可能取水的区域,应按有关标准依托推进天然和人工消防水源以及消防车取水设施建设,保障消防应急用水。无市政集中供水、市政给水系统为间接供水或供水能力不足、为枝状管网的区域,应建设市政消防水池等储水设施。“十四五”时期,借力“智慧水务”、城乡供水一体化等工程,基本实现市政消火栓和取水点标识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规划期间,化工园区100%补齐市政消火栓,市中心城区新增市政消火栓53个,铺设市政供水管网的村100%按要求完成市政消火栓建设,不具备给水管网条件的村100%按要求建设若干消防水池或依托天然水源建设取水设施。

  (四)提升消防装备建设水平

  1. 加强消防基本装备建设。对照“全灾种、大应急”综合应急救援任务需要,加强消防装备建设评估论证,进一步优化装备配备结构,强化与地方高校联合研发机制,探索“研产装”一体化装备升级路径。全市按城市消防站配备标准足额配置车辆、装备,对超期服役或作战效能测试不达标的车辆、装备逐步更新升级,实现车辆、装备数量与质量“双提升”,形成“适应灾种、品类齐全、功能完备、高效集成”的现代化装备体系。

  2. 加强车辆装备配置。聚焦“大应急、全灾种”职能需要和《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优化车辆装备结构,加强特种攻坚车辆装备针对性配备。接续完成省政府下达的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装备建设任务,加强先进消防车辆装备的配备,逐步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性能可靠、技术先进的车辆装备体系。

  3. 加快专业特种装备配备。在原有装备基础上,对照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有关专业救援编队建设标准和实战需要,结合全市高层、化工、大跨度建筑等典型灾害事故特点和今后发展趋势,加快消防攻坚专业队“高、精、尖”的作战、训练装备建设,每年保障108万元保障消防器材装备建设经费,在年度装备建设项目中,逐年补充和更新特种消防装备。逐步推广和普及灭火防护靴、灭火防护服、单兵定位装置等新型攻坚专业装备,整体提高消防救援队伍攻坚装备配置质量和数量。结合水域、石油化工、涉疫、冰冻雨雪灾害4支专业队组建情况,科学配齐相应专业救援所需装备器材。

  (五)提升消防信息化与科技化水平

  1. 推进“智慧消防”建设。依托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广应用“智慧用电”、物联传感、温度传感、火灾烟雾监测、水压监测、电气火灾监控、视频监控等感知和监测设备。配合上级完成消防设施远程监控、视频智能监控系统、智慧式电气火灾监控、“智能预警”、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城市消防设施智慧管理等系统建设。推动不具备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老旧场所、养老机构、文保单位、出租屋等设置独立式智能感烟探测报警等智能预警装置。到2024年,实现在册的农村留守老人、低保特困老人、残疾人智能预警装置安装率100%。

  2. 加强科技强消技术支撑。依托高新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研发应用智能消防救援装备、消防产品。加强与规划建设的福建应急产业研发中心、应急产品展示中心、应急体验中心等应急物资产业项目对接,推动消防技术装备研发、消防产品生产制造和消防服务聚集发展,满足科技服务消防工作和应急救援实战需求。

  3. 强化应急通信能力建设。拓展消防应急通信技术渠道,解决复杂环境下的信号覆盖问题。建强应急保障分队,实现专人专岗,建强“县、乡、村”三级通信“轻骑兵”前突小组,配齐配强智能化、轻型化、集成化、模块化关键通信装备。与通信运营商建立重大灾害现场通信协作机制,强化灾害现场公网、指挥信息网的资源供给,打造高效畅通、稳定可靠的现场指挥应急通信系统。积极开展消防救援领域大型专业级无人机、高适应性卫星通信、宽窄带智能自组网通信、5G单兵通信体系、无人机集群作业等新装备、新技术、新战法建设应用。到2025年实现80%区域的无线通信网覆盖。形成“全天候、全地域、全灾种”的一体化应急通信体系,满足极端条件、特殊灾害现场实时通信需要。

  (六)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

  1. 深耕消防宣传阵地。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主阵地作用,2023年按照市级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标准建设。推出全民消防知识学习、志愿服务程序、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管理云平台,并将平台应用推广作为科普消防安全常识、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提高消防公益宣传社会化水平,开辟消防宣传车和消防文化主题公园相结合的宣传新阵地。利用消防宣传车常态化开展巡回宣传、流动宣传,普及消防安全常识。每个乡镇(街道)设立2块固定消防宣传栏,助力辖区群众在休闲娱乐时提升消防安全意识。拓展社区橱窗、车站通道、电梯轿厢、大堂门厅、楼宇电视、电子公告栏、户外电子屏、村村通广播等消防宣传功能,让广大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消防、感受消防、体验消防,增强宣传实效。

  2. 强化全民消防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消防宣传教育“五进”(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工作。加强职能部门及行业系统履行消防宣传教育责任,将消防知识纳入国民素质、义务教育、普法、科普、职业技能等培训教育体系。推行中小学校聘请消防指战员担任消防副校长或校外辅导员,推动中小学校消防安全教育“五落实”(制度、师资、课时、读本、场地),创建消防安全示范学校。党校、社区夜校、老年大学等将消防法律法规及安全常识纳入课程内容。通过购买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服务的方式,将消防知识纳入行业宣传、公益宣传、职业培训体系范畴。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各类群体至少接受1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宣传、网信、精神文明、通信等部门,将消防公益宣传纳入政府行业系统网站、社会公益组织和商业宣传平台,组织新闻媒体和公共资源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警示性、提示性宣传,发动社会力量开展消防宣传活动,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和逃生自救技能,将消防安全教育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及重大节假日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开展119消防奖评选表彰活动,培树热心社会消防公益事业和见义勇为的消防典范。支持创作消防题材文学、艺术作品,推出消防特色的卡通形象、动漫作品,鼓励电商、快递、电信运营等企业参与消防公益宣传,提升消防宣传的影响力。

  3. 加强消防宣传队伍建设。加大对消防宣传工作物力、财力、人力的保障投入,保证必要的经费支出和基础设备,多渠道引进和培养人才,充实和壮大宣传队伍。消防部门组建不少于3人的消防安全知识宣讲队。消防救援站、乡镇消防队、微型消防站结合“防消一体化”建设,成立宣传服务分队,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人社、消防等部门积极培育引导社会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发展,规范执业行为,提高培训质量和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民政、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积极配合推动消防志愿者队伍发展,建立健全注册、培训、保障制度。鼓励微型消防站、志愿消防队伍、社工站、社会消防教育培训机构、快递等人员发展成为消防宣传志愿者,提高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常识宣讲能力。消防行业从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消防救援站开放率、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建成率、重点人群消防安全培训率均达100%。健全舆情处置应对机制,组建网评员队伍并开展经常性培训,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分级分批培训行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明白人”,加强对小企业主、农民工等群体的靶向性培训,开展消防知识“三下乡”活动,努力形成行业齐动、城乡同步、全民参与、声势强大的浓厚宣传氛围。

  (七)提升消防工作法治建设

  1. 贯彻落实消防法律法规。坚持推进法治建设,把法治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严格贯彻落实消防法律法规标准,深入推进消防领域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全民守法建设,加大消防普法宣传教育,全面强化消防工作法治体系建设。加强解决制约消防工作的“瓶颈性”问题,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机制、安全生产承诺和信用制度,助力消防工作法治化行稳致远。

  2. 深化行业消防安全管理。教育、民政、文旅、卫健、民宗等重点行业部门,建立完善行业系统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健全与消防救援机构分析评估、定期会商、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推广“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做法。组织行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2022年全面推广典型经验做法,2025年行业标准化管理持续有效落实。集中开展行业系统内隐患自查自改,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消防救援机构加强工作检查协调,提供消防技术服务。

  3. 融入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以及行政处罚裁量标准。深化阳光执法体系建设,全方位公开消防执法事项和执法结果,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知情权。加强内部执法监督、执法质量考评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工作。完善法律顾问机制,消防部门100%聘请法律顾问,参与法制审核,提供法律意见和服务。

  4.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三明市消防执法改革实施方案》,服务三明市高质量发展超越,告知承诺制采取预约上门服务,全面落实消防审批办理“一趟不用跑”政策,实现即办件全程网办,建立“企业吹哨、消防报到”机制,实行跟踪问廉,抓实消防政务“好差评”,推行说理告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力打造让群众满意、让企业舒心的消防服务品牌。

  5. 完善消防综合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督管理要求,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一般社会单位、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等领域全面纳入“双随机”抽查事项。联合公安、民政、教育等部门开展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探索消防重点领域行业信用评价管理,推动单位责任落实,根据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制定消防安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办法,明确消防安全严重失信行为认定标准,将存在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危害较大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和久拖不改重大火灾隐患的市场主体,纳入失信“黑名单”,探索在市场准入、项目审批、土地供应、融资授信、工程招投标、政府资金支持等方面依法实施联合惩戒。

  四、保障措施

  (一)坚持政府主导。《规划》一经批准,应落实到位。因经济社会发展确需调整的,需由有关主管部门与消防部门协商同意后,报请市政府批准。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消防工作责任制,加强对《规划》颁布后的宣传引导,切实把消防救援事业发展纳入《永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法治政府建设等内容统筹推进。充分发挥消防安全委员会等议事协调机构的作用,将规划的实施情况纳入政府政绩综合考评体系,调动各方力量,强力推动《规划》确定的工作任务有效落实。

  (二)加强经费保障。坚持消防救援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消防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足额保障消防救援业务经费并随经济增长逐年增长,重点保障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将消防救援站、市政消防水源等建设项目列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内容,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等专项资金,对列入《规划》的项目资金实施经费予以支持,加大对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政府专职消防队员经费保障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办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所需经费。相关单位将企业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志愿消防队)的建设和队员的工资待遇等经费,纳入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保障计划一并落实。

  (三)加强政策支持。将本规划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纳入有关专项规划,推动规划目标一致、任务统一、工程统筹、政策配套。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对接,将消防规划内容纳入各项规划范畴,确保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和消防专项规划顺利推进,在规划建设项目审批中重点做好消防用地规划控制。

  (四)强化督导考核。将《规划》推进落实情况纳入政务督查重要内容,突出抓好重点项目的督导检查和督办,强化对《规划》实施进度的动态监管,接受人大、政协、社会公众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定期通报实施情况,制定并落实改进计划。建立本《规划》与有关专项规划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重大项目布局等,应在其他规划中得到落实,其他相关专项规划加强与本《规划》的衔接协调。组织消防救援机构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实的检查督促。

  附件:永安市“十四五”期间消防基础规划统计表

  附件

  永安市“十四五”期间消防基础规划统计表

内容

时间

消防车

辆配备

消防器材装备建设经费

(万元)

消防救援队站建设规划(个)

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征召规划(人)

小型消防站建设规划(个)

乡镇专职消防队建设规划(一级)

市政消火栓建设规划(个)

消防取水

码头(处)

2021年

举高喷射车1辆

108

/

9

/

西洋镇

安砂镇

小陶镇

大湖镇

曹远镇

城区(11)乡镇(37)

/

2022年

水罐消防车、高层供水车、直臂云梯车各1辆

108

1

11

1

洪田镇

槐南镇

城区(11)乡镇(51)

2

(小陶镇、

安砂镇)

2023年

/

108

/

8

/

上坪乡

罗坊乡

城区(11)乡镇(49)

3

(曹远镇、

大湖镇、

贡川镇)

2024年

抢险救援

消防车

1辆

108

/

11

/

青水乡

城区(11)乡镇(49)

3

(西洋镇、

洪田镇、

槐南镇)

2025年

/

108

/

8

/

/

城区(10)乡镇(49)

3

(青水乡、

罗坊乡、

上坪乡)

合计

5

540

1

47

1

10

298

1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