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永安市河长制工作专题 > 工作简报
2024年9-10月简报
永安市河长巡河调研促水环境质量提升
10月9日,永安市河长、市委书记傅天宝带队到巴溪流域西洋段开展巡河调研。市级流域河长廖正楼、龚祖清参加调研。
傅天宝一行先后前往闽江干流防洪提升工程、西洋镇巴溪林田至蚌口段河道治理工程等地,现场察看水岸同治情况。
傅天宝强调,要以更严标准推进流域水环境建设,要强化河长履职,着力污染源头管控,落实河湖“四乱”整治,力保流域好水质;要以更高标准推动民生工程落地落实,增进民生福祉,统筹发展和安全,夯实水利高质量发展安全基础,推进流域综合治理,让河畅、水清、 岸绿、景美的水生态惠及全市人民。(福建省河湖长制)
云南省德宏州政协来永考察调研
10月27日,云南省德宏州政协主席黄丽云带领考察组到永安市考察调研,三明市政协主席宋志强、副主席张春华,永安市政协主席范纯文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到福建省竹里家居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永安)竹具城、复兴堡、曹远镇霞鹤村等地,通过边走边听边看,并不时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交流,详细了解永安市竹产业发展、抗战文化、乡村振兴工作以及“政协委员河长”河道管理等情况。
调研中,调研组对永安市在竹产业布局、抗战文化遗址保护、政协委员河长制工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永安无论是在竹产业发展、抗战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实践还是 “政协委员河长”制度创新,都为德宏州提供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希望今后两地能够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在更多领域开展互动,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新台阶。(三明政协)
凝聚管治合力 做好“水”的文章
——访永安市政府副市长、市常务副河长温永有
近年来,永安市始终把做好河湖长制工作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持续深化全域治水,实现国省控和乡镇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优质水比例达87%,比上一年度提升14%,永安市河长办连续两年被评为“委员河长”优秀组织单位。
永安市政府副市长、市常务副河长温永有表示,永安市坚持按照省、三明市关于河湖长制工作部署要求,主动担当、守河尽责,用“河长+”模式守护幸福河湖,全力打好“晒水、议水、评水”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攻坚战,让“推窗见绿水”始终成为永安的骄傲。
河长+机制创新,上下联治。永安市持续深化河湖长制工作体系,形成上下联动的“一盘棋”治水格局。完成国家级河长制管理市乡河长办标准化试点项目5个,对129名市乡河长、65名河道专管员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及量化考评,细化完善河长办法院法官工作室、检察院检察联络室、委员河长工作室、河道警长等机制。今年来,市乡两级河长累计巡河5677人次,河道专管员巡查15903人次,处置事件282件;联合上下游县区开展联合巡河4次,公检法针对典型问题联动整治4次。
河长+项目驱动,水岸同治。永安市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既管好“盛水的盆”,又护好“盆中的水”。围绕水质提升,开展城区污水管网和雨污分流改造,实现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每月开展11个乡镇交界断面水质检测,今年来检测合格率均达到100%。围绕河道畅通,争取国债资金约1.67亿元,新增永安市文江溪槐南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等11个水利项目,清理河道塑料垃圾9210公斤。围绕河岸变美,完成特色河长制主题公园4座,打造“六有六到位”标准幸福河湖15条,新建安全生态水系5.1公里、续建16.3公里。
河长+数字赋能,系统整治。永安市坚持智慧化河湖治理,探索数字技术赋能,让“治水”变“智水”。构建智慧巡水体系,建立集无人机天上看、河长地上查、视频监控互联感知等数据网上管为一体的河湖“天地网”,实现市县乡三级信息同步、联动办理。完善治理数据库,建立永安县域水土流失图斑风险库,打通数据信息预警共享通道,今年来联合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发出流域水质预警13次。开展云端治理管护,完成鳗鱼养殖企业取水在线监控设施安装联网,今年来同期减少用水24.39%。
河长+多方参与,社会共治。永安市致力引导社会共同参与河湖治理,推动形成河湖治理保护共建共治共享。集众智护水,依托三明河湖研究院组织课题研究及河长讲坛,成立幸福河湖促进会,组织民间护河队10余支。聚合力治水,强化“司法联动”,通过“法院+河湖长”“检察院+河湖长”分别联合签署永安龙头国家湿地公园司法保护框架协议。增共识管水,深化委员河长上下游联合巡河、专题调研视察、“政协民主监督+公益诉讼检察监督”等新机制,增加监督力量
温永有表示,永安市将牢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重要嘱托,主动扛起建设福建生态屏障的责任,严格按照三明市2024年1号河湖长令要求,全面履行河湖长制职责,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走深走实,交出群众满意答卷,让碧水如镜润燕城。(福建河湖长制、三明日报)
永安市水利局局长、河长办主任张闽:守土尽责 赋能水美永安
闲暇时间,沿着永安市巴溪河畔走一圈,看看河里的水体、污水管网的状况、岸边的垃圾清理情况,早已成为永安市水利局局长、河长办主任张闽的生活习惯。
“2023年,永安市国省控和乡镇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程度在三明市排名第一;新建4个河长制特色主题公园;打造15条‘六有六到位’标准河段建设;安砂九龙湖(红军渡口)成功入选福建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整治河湖‘四乱’问题156个……”张闽娓娓道来。
创新治河机制,绘就水美画卷。张闽表示,近期,围绕三明市河湖长令2024年第1号《三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工作机制》要求,永安市河长办坚持从机制运转、力量保障、社会共治、预警督办、问题整治入手,全力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为提升治水实效,永安市严格按照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建设要求,细化完善河长制工作会议、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定期召开全市河湖长制工作会议、联席会、流域河长工作专题会及河长办专题会商会,并联合上下游县区、公检法部门开展巡河、联动整治。今年以来,共召开各类会议8次,联动巡河整治4次。当前,在确保现有128名市乡两级河长、82名河道专管员巡河力量的基础上,永安市善用专职队伍、民间队伍、科技手段等巡河力量,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河湖“天地网”,切实增强巡河护河实效。今年来,市乡两级河长累计巡河5900人次,河道专管员巡查19318人次,处置事件286件。专职队伍、民间队伍巡河6809人次;无人机巡河726公里、124小时。
为凝聚治水合力,永安市成立幸福河湖促进会、“益心为公”志愿队伍、“政协+青年志愿者”巡河基地等社会组织,拓展深化政协“委员河长”巡河问水机制,建立“政协民主监督+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新机制,并利用三明河湖研究院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河湖培训及河长讲坛,营造良好的护河爱河良好氛围。
以协同治理为抓手,永安市不断加强和完善数据信息共享通道,今年来,永安市河长办联合永安生态环境局发出流域水质预警14次;发出工作联系告知书16份;开展28个流域乡镇交界断面36个点位水质监测9批次,对检测报告中存在超标断面信息及时下发整改通知3份。同时,充分发挥驻河长办法院法官工作室、检察院检察联络室及河道警长工作机制作用,通过“法院+河湖长”“检察院+河湖长”分别联合签署永安龙头国家湿地公园司法保护框架协议,凝聚起协同治水的强大动能。
坚持靶向整治,永安市对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生活污染、工业污染、河湖“四乱”等问题,采取加强取水监管、联合执法、检察听证等靶向治理措施,实施最严格的项目环评准入制度,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项目及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今年1月至9月,鳗鱼养殖用水量同期减少24.39%;完成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完成新建改造城区污水管网7公里及城市建成区65公里污水管网清淤排查工作。今年来,争取国债水利资金约1.67亿元,新增涉河涉水治理长度55.2公里,有力促进流域水生态环境长效提升。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一天,就要尽全力呵护潺潺碧水,守护靓丽的生态底色。”张闽坦言。(三明日报)
永安市多部门联合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实践
暨模拟政协提案交流活动
9月初,永安市政协委员河长办、民建永安总支、永安市河长办、永安市幸福河湖促进会、永安团市委、燕城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联合在永安市“委员河长+青年志愿者”基地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暨模拟政协提案交流活动。
本次交流活动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参观污水处理厂感受水之珍贵
由护河青年志愿者、返乡大学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小组走进永安市莲花山污水处理厂,聆听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参观污水处理全过程,部分组员分享了参观感受。
第二阶段,开展垃圾分类及农药包装废弃物调查实践工作交流。
暑期社会实践小组通过一个多月的时间,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部门咨询及随机采访等形式,对当地垃圾分类及农药包装废弃物情况进行调研。实践队代表林鸿宇汇报了《永安市垃圾分类工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情况的调研》开展情况。
第三阶段:模拟政协提案交流比赛
社会实践小组分成三个小分队,模拟政协提案交流,进行PK,永安市政协委员聂国佐老师对实践小分队的工作做了点评,充分肯定了小分队的工作,并以自身经历,从选题、调研、撰写角度深入浅出地进行解读,分享了心得。
三明市、永安市“委员河长”黄筱雄委员表示希望通过模拟政协提案参赛活动,以青年人的独特见解拓宽水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
第四阶段:河岸清洁从我做起
社会实践小组来到沙溪北大桥河畔,用自己的双手捡拾岸边垃圾、塑料制品及烟头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美丽的母亲河。
大家表示,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地参观永安莲花山污水处理厂,亲眼见证了污水处理的整个流程,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水质净化的相关知识,也更加深刻认识到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永安市启动河湖健康评价工作
为加强河湖健康管理,建立河湖健康档案,根据部、省、市三级河湖长制工作统一部署,永安市由河长办和幸福河湖促进会牵头,组织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格物智能应用技术研究院、市政协委员河长办、燕城青少年社会事务工作服务中心等单位及乡镇街道共同参与,成立“永安市河湖健康评价工作小组”,并于9月13日在幸福河湖促进会召开河湖健康评价工作推进会议,邀请了福建水院罗火钱副教授围绕永安市河湖健康评价需求从河湖岸线自然状况调查、水质指标评价、鱼类多样性及保有指数调查、浮游植物调查、公众满意度调查等方面开展河湖健康评价组织工作业务培训。
福建水院马广恩老师就运用卫星遥感和高光谱技术参与河湖岸线自然状况、水质指标等方面的调查和评价方法做了介绍。
会议要求领导小组各工作组要广泛发动乡村群众、青年志愿者和福建水院河小禹参与问卷调查。
本次河湖健康评价共安排50-200平方公里河流15条、5平方公里以下水库湖泊2个。市幸福河湖促进会会长蔡清辉、监事长刘增粮出席会议。
小陶镇开展河道专管员业务培训会
为加强河道专管员队伍建设,提高专管员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成效,充分发挥好专管员的作用,9月14日,小陶镇开展河道专管员业务培训会。
会上,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钟主任就上半年河道专管员的履职情况作出评价,他指出,河道专管员在上半年的工作中,积极履行职责,对河道的日常巡查和维护工作做得比较到位。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对巡河APP未达到巡河要求,一些专管员对新出台的河道管理政策理解不够深入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要求各河道专管员加强学习,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在日常河道巡查中能够及时发现情况并精准溯源。
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加强河道专管员对河流保护和管理的意识,提升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确保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福建河湖长制
永安市水资源化学科普教育进校园暨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
9月14日,永安市政协委员河长办、市河长办、市幸福河湖促进会、市民政局、市团委、市关工委、市教育局联合燕城青少年社工中心、老年大学含笑志愿服务队在黄历小学开展水资源化学科普教育暨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
政协“委员河长”黄筱雄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向同学们介绍全国科普日、世界清洁地球日的由来、意义,通过演示与水有关的化学实验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水被污染后的危害性。当黄委员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水资源被污染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困扰吗?”同学们在第一时间踊跃举手,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纷纷表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从小培养爱水护水节水的良好习惯,自觉担任守护安全水资源的志愿者,为建设幸福美丽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水清三明)
福建永安:借“眼”治水 创新河道智慧治理新模式
9月24日,随着“嗡嗡”的蜂鸣声传来,一架小型无人机腾空而起,盘旋于永安市燕北街道沙溪河面上空,来回对沿线河道及环境进行日常巡逻。
地面上,工作人员一边察看着实时画面,一边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全方位拍摄巡查,河道水体颜色、漂浮物等情况便清晰地呈现在监控屏幕上。
为推动巡河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燕北街道河长办创新巡河方式,引入无人机作为“巡河员”,采取“陆空结合+人机协作”立体巡查模式,科技赋能,借“眼”治水,有效解决了传统徒步、车辆巡河等人工巡河存在的种种弊端,开启了河湖智慧巡查新篇章。
“人工巡河方式受地形、植被、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耗时长、效率低、覆盖有限,难以高效常态化监管。采取无人机巡查,巡查频次高,监控范围广,既高效又安全。”燕北街道河长、党工委书记肖志滨说,利用无人机巡河后,可实时比对分析河道管理数据,及时发现处置乱倒、乱排、乱搭、乱建等问题,更好地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巡河“探得宽”,更要“查得严”。燕北街道河长办创新采取“无人机+河长制”协同巡河模式,融合“天网”与“地网”,着力提升巡河广度、深度和精度。利用无人机先进技术,全方位扫描河道周边死角,精准监控水域动态,可有效破解视觉盲区难题,迅速找出污染源,及时发现违规行为,成为水环境保护的“千里眼”。
无人机空中巡河以“智”促“治”,优势独特,定位精准,效能提升,已成为当地河道智慧治理的有效手段。8月以来,燕北街道累计开展无人机河道巡查14次,发现处理河岸垃圾、河面漂浮物等问题6起,排查复核疑似“河湖四乱”图斑6处,水域巡查效能大幅提升,河道监管智能化、精细化,为河湖治理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新福建)
永安市开展“地球战士”水环境保护活动
9月30日,为庆祝伟大祖国75岁华诞,永安市河长办、市政协委员河长办、市水利局、市幸福河湖促进会、市团委、市政协“委员河长﹢青年志愿者”基地联合福建水院水利工程学院共同开展“地球战士”水环境保护活动,为水美永安的靓丽名片打call。
河湖治理根源在岸上,30多名“河小青”志愿者化身为“地球战士”分成2组分别赴沙溪流域龟山公园段和后溪流域燕北段开展河岸清洁PK赛,合计12公里的岸线行程和10余袋垃圾的清理,提升了燕城母亲河的颜值。志愿者们表示,志愿服务成果PK活动很有意义,有了竞争意识,更有奋斗目标,希望自己的河湖保护志愿行动能够影响并带动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形成良好爱河护河氛围,让生命之源源远流长。(水清三明 )
福建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永安市安砂九龙湖
一、基本情况:永安九龙湖是闽江支流沙溪支流九龙溪上的一座大(二)型水库,位于永安市西北部的安砂镇,地处闽江干流上游、九龙溪中游,安砂大坝形成的人工湖,使自古被誉为“闽水第一奇险”的九龙十八滩,变成温柔秀美的百里平湖,因此而得名九龙湖,亦称九曲湖。九龙湖风平浪静,景色迷人,颇似瑞士、法国之间的莱芒湖,人称“东方莱芒湖”,同时具有发电、防洪、灌溉等功能。
九龙湖湖区东起安砂,西至清流嵩口坪,长达百里。湖水出深山,清可照影,蓝若碧草,深幽莫测;湖上船只畅通,两岸林木森森。每当春夏季节,九龙湖大坝溢流,茫茫湖水从92米高处倾注而下,形成瀑布。其声似万马奔腾,数里外可闻,300米内被浪花溅起的水雾迷漫,分外壮观。
库区内具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与库塘湿地生态系统,是福建省不可多得的“森林与湿地和水息息相关”的综合展示地,为湿地鸟类、两栖类、大型真菌等珍稀动植物提供了天然栖息场所。
2022年10月,安砂九龙湖经福建省河长制办公室、福建省水利厅认定,入选福建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
2011年12月,以安砂水库为主体的福建省唯一的库塘型湿地公园——永安龙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为湿地鸟类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建设。2018年12月,永安龙头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检查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同时也是三明市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二、主要特点:一是生物多样性丰富。2万多亩的水库,盛产翘嘴巴(俗称白刀鱼)、鳜鱼、乌鳢、“长吻鮠”、“黄颡鱼”等淡水名贵鱼类。有陆生脊椎动物资源35目94科41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蟒蛇、黄腹角雉、黑麂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虎纹蛙、白鹇、褐翅鸦鹃、鬣羚等46种;共有维管束植物155科433属712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粗齿桫椤、樟树、花榈木、金毛狗、喜树5种。二是风景优美独特。湿地公园内有奇特的象形山石、岩壁、峡谷和岸滩构成独特的地文景观;这里水面开阔,水质优良,有游憩河段和湖区、瀑布等丰富的水域景观;天然林面积1731.2 hm2,有常绿阔叶森林群落的季相景观、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壮观而独特的生物景观群。三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湿地公园内有大型真菌23科58属99种,园内野生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有不少是珍稀种类。
福建永安:以“智”促“治”共护水清岸绿
10月8日,在永安市燕北街道沙溪河面上空,伴着“嗡嗡”的蜂鸣声,一架小型无人机腾空而起,对沿线河道及环境进行巡逻。
地面上,工作人员一边察看着实时画面,一边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全方位拍摄巡查,河道水体颜色、漂浮物等情况便清晰快速呈现在监控屏幕上。
为推动巡河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燕北街道河长办创新巡河方式,引入无人机作为“巡河员”,采取“陆空结合+人机协作”立体巡查模式,科技赋能,借“眼”治水,有效解决了传统徒步、车辆巡河等人工巡河存在的种种弊端,开启了河湖智慧巡查新篇章。
“人工巡河方式受地形、植被、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耗时长、效率低、覆盖有限,难以高效常态化监管。采取无人机巡查,巡查频次高,监控范围广,既高效又安全。”燕北街道河长、党工委书记肖志滨说,利用无人机巡河后,可实时比对分析河道管理数据,及时发现处置乱倒、乱排、乱搭、乱建等问题,更好地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巡河“探得宽”,更要“查得严”。燕北街道河长办创新采取“无人机+河长制”协同巡河模式,融合“天网”与“地网”,着力提升巡河广度、深度和精度。利用无人机先进技术,全方位扫描河道周边死角,精准监控水域动态,可有效破解视觉盲区难题,迅速找出污染源,及时发现违规行为,成为水环境保护的“千里眼”。
无人机空中巡河以“智”促“治”,优势独特,定位精准,效能提升,已成为当地河道智慧治理的有效手段。8月以来,燕北街道累计开展无人机河道巡查14次,发现处理河岸垃圾、河面漂浮物等问题6起,排查复核疑似“河湖四乱”图斑6处,水域巡查效能大幅提升,河道监管智能化、精细化,为绘就“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人民日报、福建河湖长制、水清三明)
槐南镇:多措并举,打造“水韵槐南”
10月21日,槐南镇党委书记、河长曾治浩及党委副书记、镇长、河长刘伟带队到文江溪溪南段等流域开展巡河检查,重点查看河道环境卫生、涉河项目建设等情况。
曾治浩强调,要严格落实辖区河段长、河道专管员管河护河职责,强化日常巡查,强化污染源头管控,加强与上下游乡镇协调联动,坚持做到“督来水、管内水、控出水”;要持续深化河湖长制工作,加快涉河项目建设,完善河道设施,落实管护措施,确保辖区内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切实守好一泓碧水,打造岸碧绿、水长清的“水韵槐南”。
“捉虫能手”小灰山椒鸟作客福建永安龙头湿地公园
近日,福建永安龙头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一群“稀客”——小灰山椒鸟,为国庆期间的湿地公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水墨画”。
小灰山椒鸟属山椒鸟属山椒鸟科鸟类。羽毛黑、灰及白色相间,前额明显白色,腰及尾上覆羽浅皮黄色,颈背灰色较浓,虹膜褐色,嘴及脚黑色,整只鸟看上去像从水墨画里飞出的一样。小灰山椒鸟主要以叩头虫、甲虫、蝼蛄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被称为鸟类“捉虫能手”。主要分布于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2023年6月,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龙头国家湿地公园地处闽江干流上游、九龙溪中游,是以水库为主体的库塘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