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永安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日期:2025-01-06 16:49 来源:永安市发展和改革局
| | | |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永安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以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永安撤县设市40周年,面对新起点、新态势、新嘱托,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明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三明市委工作要求,深化拓展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认真落实三明市委“红色领航、生态领向、产业领跑、改革领先,促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我市“爱永安、拼发展、敢担当、赢未来”专项行动,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以开展“百日攻坚”行动为抓手,坚定不移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平稳向好态势。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5.35亿元、增长6.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亿元、增长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建筑业总产值90.80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204.69亿元、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30亿元、增长6.6%,出口总值17.3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8万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683元、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23元、增长7.1%。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经济运行承压向好,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一是政策落地见行见效。出台一季度经济社会“开门红”“开门稳”措施33条、一季度工贸经济稳定运行措施9条、招商政策文件4份等系列政策措施,全年兑现惠企政策资金30.57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54.47亿元,首贷363户1.55亿元、信用贷3567户14.35亿元,新增“四上”企业22家,经营主体总量达到4.77万家。持续开展“三跑”活动,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3.25亿元,专债项目11个、资金28.5亿元,专债金额居三明市首位、创历史新高。

  二是消费潜力逐步释放。积极开展“全闽乐购·焕新生活”消费品以旧换新、“乐购三明·LUCKY永安”等促消费活动,延续和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和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政策,累计发放补贴750万元以上,预计分别拉动全市限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增长20%、14.5%,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4%、26%。实施新一轮招生政策,落实人才购房专项优惠,住房消费持续回暖,预计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8万平方米。深入开展文旅消费提升年活动,举办各类体育赛事15场、文旅活动24场,商业街区、旅游出行强劲复苏,预计全年吸引游客908万人次,实现游客旅游总花费88亿元,分别增长18%、20%。

  三是项目攻坚增速提质。深入开展“百日攻坚”行动,持续落实“四个一”“三单”制项目推进和领导挂钩帮扶等机制,累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林、用地等问题296个,17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95亿元、超序时8.12个百分点,35个三明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9.95亿元、超序时10个百分点,110个市本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2亿元、超序时6.1个百分点;永安市翔丰华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负极配套生产线项目、永安万年固废处置及环保提升改造项目等52个项目开工建设,永安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项目、福建桃源(永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36个项目实现竣工。实施特色产业链招商行动,成功举办金桥·永安新型碳材料产业项目成果对接会等各类招商活动258场次,新签约项目132个、总投资321.71亿元,其中总投资23.9亿元的福维高端新材料项目成功签约落地。

  (二)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产业质效持续提升

  一是先进制造业优化升级。主导产业持续壮大,汽车及零部件、竹产业、新型碳材料列入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布局,预计实现产值413.9亿元,同比增长7.5%。重汽海西M20驾驶室冲压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下线,填补国内新能源车型空白。11家石墨烯企业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微晶石墨课题攻关获批4项专利。林竹产业打造20个系列2000多个品种的笋竹产品,建成竹林高效示范基地42万亩,平均亩产值1600元以上。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建材、化工、纺织新材料产业加速转型,预计实现产值307.9亿元,智胜化工合成氨清洁生产工程技术升级项目顺利开工,科宏生物三氯蔗糖和硫辛酸产品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宝华林高性能土木建筑专用聚乙烯醇纤维列入省纺织鞋服新产品,英汉凯丰纺织设备节能更换等3个项目列为省重点工业节能改造项目,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81个增资扩产项目完成投资24.6亿元,华邦橡胶标准化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扩建项目、谋成水泥5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技改项目等51个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

  二是现代服务业集聚提升。“两业”融合成效显著,深入开展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专项行动,全年完成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30家,3家企业入选省级数字典型案例或应用场景,2家入选省数字经济“瞪羚”企业,培育2家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标杆企业。推进累计36家企业入驻电商直播基地,开展“线下展销+线上直播带货”直播3000多场,直播销售额约4.1亿元。全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家、限上商贸企业25家。物流产业集聚升级,闽中公铁联运物流基地铁路港专用线建成验收,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成功创建省首批客货邮融合试点县,“一秒取件”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预计全年进村件量达204万件,同比增长628%。文旅产业加速融合,推动“非遗+研学”“研学+旅游”等文旅新模式,培育上坪森林剧场、森野露营地等网红打卡点新业态,推出“观鸟赏景去哪玩”等17条精品旅游线路,“闽台与竹共舞狂欢夜活动”成功举办;荣获省级森林养生城市,贡川镇列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

  三是农业农村加快发展。农业产品持续稳产,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预计全年建成高标准农田0.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6.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6万亩、产量43万吨,水果14.5万吨,茶叶0.22万吨,食用菌3.2万吨,生猪出栏25万头,家禽出栏850万羽,淡水产品1.45万吨。特色品牌不断做优,全年获评省“一村一品”专业村3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个,新增“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8个,永安黄椒获评“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永安淮山列入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永安笋干入选上海市消费帮扶“百县百品”推荐名录。特色项目集约做强,深入实施“3212”工程,加速打造闽西禽蛋产业集群、青水乡玉米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鱼米安砂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2个三明市级农业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5.2亿元、占比104%。

  四是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3家。10个项目列入省、市级科技计划,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2.42亿元、可减税额超6000万元,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至10.68件。深化人才培育引进,打造“燕归来”招聘品牌,实施跨区域一体化人才合作,成立同济-同木建筑材料与结构研究院专家服务(永安)工作站、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沪永智能制造”人才驿站和晋永人力资源交流中心,建立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家,培育(引进)省级高层次人才6人、三明市高层次及实用型人才564人,已选认省级科技特派员36人,省级团队科技特派员15人。

  (三)城市建设内外兼修,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一是功能片区加快形成。永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获省政府批复,城镇开发边界内控规覆盖率提升至71%,“应编尽编”村庄规划实现全覆盖。县级水网规划编制稳步推进,三明港永安港区项目规划修编已获三明市政府批复。持续推进耕地“非粮化”、占补平衡专项整治,预计全年新增耕地2000余亩。埔岭汽车园、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林竹)产业园等园区低效用地盘活和产业“腾笼换鸟”加快推进,盘活低效用地3531亩,清理批而未供1494.7亩和闲置土地1606亩,全年获批用地4121亩、用林1553.3亩。

  二是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专项行动,96个项目完成投资20.79亿元,改造提升老旧小区59个,老旧供水管网6.15公里,雨污水管网20公里,新增公园绿地9公顷。“四好农村路”接续发展,新改建公路里程23公里,改造农村公路老旧路面1.05万平方米,县道文西线入选“全国农村公路安全精品路”。城市管理智能精细,数字城管平台运行受理各类案件11000余件,5385家食品经营主体实现百分百安全包保,113家药企和3家医疗机构实现入驻码上放心追溯系统。城市形象标识(Logo)“福见永安 山区状元”、城市歌曲《竹福永安》正式发布。

  三是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统筹推进“千万工程”,新增实施集体增收项目44个,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9000万元,100%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0万元。“畲乡风情、森林人家”等4条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线完成投资4752万元,新增“五个美丽”建设点870个;8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完成投资3003.6万元。全国“四季村晚”春季示范活动在小陶镇五一村成功举办,6个村列入第二批省乡村振兴示范村,6个乡村入选省级高级版“绿盈乡村”,入选2025年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

  四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蓝天、碧水、净土“三大工程”协同推进,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信访件24件全部完成整改。蓝天工程方面,实施金牛、建福等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6个,淘汰2蒸吨及以下生物质锅炉9台,金银湖矿山矿区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尼葛园异味扰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区空气质量指数AQI均值38,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全省县(市、区)排名较去年同期前进10位。碧水工程方面,推进“河湖长+”部门协作机制,优化“一河(湖)一档一策”模式,开展乡镇交界断面水质监测12批次、合格率100%,主要流域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城乡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净土工程方面,全年转移处置危废2639.64吨,安全处置率100%;处置生活垃圾约8.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100%;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72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5%以上。

  (四)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区域活力日益增强

  一是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新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实现行政审批部门和公共服务单位“三集中三到位”,深化“一窗通办”改革,推动办事大厅“9+1+N”窗口模式设置,创新部门联动“集成办”等政务服务新模式,助力企业群众办事“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上线25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推进“数据最多采一次”和“无证明城市”建设,推动政务服务由“一网通办”向“一网好办”提升。打造“亲清”政商关系,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机制,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等活动,解决企业意见建议19条、政企直通车平台问题36个,司法助企直通车服务入选三明“一县一品”特色营商环境品牌创建名录。推动民营经济加速发展,建立健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推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落实融资需求10.05亿元。

  二是重点改革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方面,实施国企“经营管理提升年”活动,实行全员绩效考核管理,实现旅游资产和矿产资源统一经营管理,预计市属国企全年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26.7%。教改方面,深入推进“总校制”“县管校聘”和教育评价改革,核定“周转空编”495个,调剂周转岗位154个;推动“分类分层”办学模式,开办职专综合高中试点班4个;打造“创思教育”品牌,入选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奖。医改方面,三明市永安总医院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准版验收,获批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推进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合作共建,成功平移冠脉血管造影等4项先进技术;率先在三明地区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病区“无陪护”率达80%以上。林改方面,实施人工商品林采伐改革试点,办理自主确定主伐年龄采伐证72份,蓄积量24192立方米。“竹师傅”平台试运行并入驻6个专业队伍,“探索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机制”入选省第二批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首笔林业生物资产票据发行。农业农村改革方面,深化全省首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建设,启动“厝边好农货·福农驿站”项目,搭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管理和服务对接平台。组建三明首家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金融改革方面,深入推广“福农·绿易贷”,累计授信6964户、发放贷款1.81亿元,“福路贷”做法入选省委“三争”典型案例,写入国务院《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白皮书。

  三是对口合作走深走实。浦永合作方面,集中签约对口合作项目20个、总投资46.39亿元,达成合作事项30个,“金永”新型碳材料产业协同发展中心首批4家企业入驻,金桥(永安)产业园成功揭牌并实现首家企业入驻与项目开工,共同成立三明首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第六届中国福建(永安)石墨烯创新创业大赛成功在上海举办。山海协作方面,晋江和永安两地党政代表团高频交流互访,新签约落地年产10万吨全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产业化等山海协作项目32个、总投资75.34亿元,“以竹代塑”推介活动在晋江成功举办。两岸融合方面,推动复兴堡创建省对台交流基地,4个闽台乡建乡创项目签约落地,11名台胞来永就业创业,新办企业3家,6个闽台融合发展项目争取上级资金补助1.17亿元。

  (五)民生保障更显质量,群众福祉不断增进

  一是民生保障有力增强。全面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45个,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2.57万、7.72万、6.72万、3.29万和4.5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1.83万,参保率99.58%。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8场,“永安零工市场”建成并正式运营,预计新增城镇就业1900人,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00人。“保供稳价”扎实推进,更新粮食应急供应网点5家,储备稻谷20000吨、动态大米311吨、食用油150吨,启动平价商店运行机制,减轻市民“菜篮子”负担26.38万元。

  二是公共服务持续完善。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三中初中校教学综合楼、小陶中心小学宿舍楼等2个教育领域补短板项目已建成,西门小学综合楼项目加速推进,全年新增学位289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74%。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新增三明级名师工作室2个、名校长工作室1个。我市高考600分以上共110人,首次突破百人大关;畜牧类职教高考省第一名落地永安。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新增6个三明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等级评审、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创建有序推进。“一老一小”不断完善,新增养老服务场所10家、养老床位120张,累积托育机构15家、托位1460个。文体事业全面发展,荣获“超级杯”2024年全国气排球联赛第三名,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文化站列入省级等级站名单,11个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稳步推进。

  三是社会治理高效有序。深入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排查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燃气、非煤矿山、危化、工贸、消防、景区景点等安全重点行业领域,消除77项重大安全隐患;破获电诈现案86起,全国县(市、区)负面排名同比下降了75名;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排查矛盾纠纷5573件、化解率达98.9%;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全市信访总量859件次、同比下降29.8%;有效处置13个楼盘风险化解;出台《促进增收节支25条措施》,争取债券资金30.63亿元、置换债券5.93亿元,继续保持为债务“脱红”地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还不够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较少,大项目、好项目不足,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优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保障供给仍显不足,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待还有差距等等。对此,我们要认真研究,针对性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关键一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基础之年。全市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省委、三明市委和永安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继续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市),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中展现永安作为、作出永安贡献。

  202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如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建筑业总产值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6%;出口总值1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80万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1%;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任务。为确保完成以上预期目标任务,着力推动好、落实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扩内需、稳增长,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一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持续巩固拓展“百日攻坚”成果,完善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平台,全流程、精细化项目管理调度,强化拔钉清障、扫尾攻坚,提升项目服务效能,力争全年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5亿元以上,新增开竣工项目30个以上。继续加大“三跑”力度,紧抓“十五五”规划编制窗口期,围绕“两重”“两新”以及国家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强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国债等项目谋划和争取,力争谋划亿元项目80个以上,完成各类资金争取13亿元以上。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围绕产业配套、链条、资源精准招商及链主以商招商,开展招商对接活动150场(次)以上,用好“6.18”“9.8”“进博会”等省级重大招商平台及浦永对口合作、晋永山海协作契机,力争全年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超过200亿元。建立健全招商考核机制,力争招商项目落地率提高到30%以上。

  二是全面挖掘消费潜力。深入实施扩大消费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全闽乐购·焕新生活”消费品以旧换新宣传及展销活动,适时研究发放消费券,全力提振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消费。打造新消费场景,推进龟山公园、一江两岸文化娱乐、诚上广场特色消费购物等三大夜间经济集聚示范区建设,培育做强夜间经济、品牌经济等县域经济体系,全力争创全国县城商业“领跑县”。多维发力文旅消费,深入开展文旅消费提升年活动,发力文旅+工艺品、文旅+美食等消费场景,串联“三月三”、龙舟文化节等活动、展会、赛事资源,把“活动流量”转化成“销售量”。抓住“影视+文旅”双向奔赴“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现象,承接住相应的流量,完善城市服务改造和基础设施提升,将热度延续下来、把游客留下来,进一步推动旅游市场升温,力争全年接待旅游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分别增长13%、16%。多措促进住房消费,探索“市场+保障”双轨制,落实人才购房专项优惠,加快澜山世纪、佳洁二期等风险楼盘推介进度,及时将优质房源推向市场,释放新建商品房、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力争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

  (二)全力促转型、强实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是推动产业转型提升。深化产业链“链长制”,以“一辆汽车”“一颗碳”“一根竹”三大主导产业列入省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契机,推动产业能级提升。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方面,争取在新能源汽车、专用车及零部件三大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提升研发资源配置,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的新能源智能网联商用车生产基地,产销增长20%以上,力争产业产值增长5%以上。新型碳材料产业方面,加快永清石墨烯研究院和金桥·永安新型碳材料产业协同发展中心、浦东新区金桥(永安)产业园建设,推动翔丰华车用电池负极配套生产线等6个项目投产达产,鼎丰碳素特种等静压石墨等15个项目提升改造,加快推进本地微晶石墨矿产业化应用攻关,搭建先进碳材料产业数字化创新平台,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先进碳材料产业基地,力争产业产值增长2.5%以上。林竹产业方面,加快永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林竹)产业园区建设,推进年产10万立方米竹木胶合板生产线、竹木加工剩余物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等11个重点林竹项目建设,争创国家“以竹代塑”示范实施,力争产业产值增长4.6%以上。传统产业方面,积极采取“节能降碳”“智改数转”等技改提升措施,推动纺织新材料、建材、化工三大传统产业转型突破,重点实施20个技改项目,力争完成投资12.8亿元以上。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省重点工业节能改造项目2个以上,力争完成三明市下达能耗降低目标年度任务。

  二是推动现代服务业扩量提质。提升服务业规模,推进万年水泥节能减排及数字化提升改造等10个数智转型项目,力争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标杆企业1个以上,新入驻直播电商基地电商企业10家以上,全年完成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10家以上。推进文旅全域化,加快推进上坪竹乡、霞鹤农庄、玉带温泉等特色文旅康养资源整合,策划推出“洗身养身”“洗肺养肺”“洗胃养胃”“洗心养心”4条文旅路线,打响永安“桃源人间·康养4S店”特色品牌。推进物流集聚化,加快闽中公铁联运基地建设,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优化共享司机之家、永安南站物流园等物流配套设施,力争发展1—2家规模以上物流企业,新增货运物流企业10家,新增吨位3000吨;大力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深化“客货邮+路烟彩”融合做法,力争2025年比全国提前两年实现农村客货邮融合服务全覆盖。力争全年新增培育限上商贸企业25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0家。

  三是培育科技创新梯队。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培育计划,发挥创新型领军企业头雁效应,力争战新企业突破47家、“专精特新”企业突破22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提档升级,引导建设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持续完善石墨(烯)产业“一中心两平台”等创新平台,加快健全“人才+科技+产业”驱动引擎,力争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占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0.8%以上,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9件以上。

  (三)全力抓城建、提品质,建设和美有福永安

  一是强化城市功能品质。继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重点推进18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强城区雨污管网更新改造、东门城市社区更新建设、大溪桥头“三旧”改造、8公顷城市公园绿地、永安市城市南部污水处理一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力争新(改)建城市道路5公里、供水管网4公里、城乡污水管网10公里,提升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城市交通路网,主动融入“三沙永”融合发展机制,加强互通互联互动,共享教育、医疗、产业、生态资源,打通“交通大动脉”。力争三永快速通道、三明港永安港区航道列入省“十五五”交通规划,年内开通贡川区段水上旅游客运航线。

  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6.27万亩、总产量6.61万吨以上。深入探索实施“千万工程”,严格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等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面貌,力争14个以上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4条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培育867个“五个美丽”建设点。因地制宜发展永安黄椒、畲医药等特色现代农业,做实“土特产”文章,构建以大食物观为引领的优质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力争全年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以上,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亿元以上。

  (四)全力推改革、促开放,充分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绩效化薪酬分配机制,推动同质同类企业资产重组,提升国企运营效率和投融资能力,力争市属国企营收增长10%以上。深化教改,深化教育供给、产教融合、“县管校聘”改革,推动跨区域合作办学模式,推动职业教育“分类分层”育人机制,推动“创思教育”在全市中小学跨学科实践研究和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施高中教育创新内涵提升工程。深化医改,推动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深化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等对口合作,加快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医防融合机制,完善以“两师两中心”为重点的全民健康管理体系。深化林改,推动产权改革、森林分类经营、森林资源立体保护、科技服务林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森林非木质化利用、林业金融服务等8个样板建设,全力打造全域森林可持续经营永安示范样板。深化园区改革,深入推行“管委会+永翔集团”运行模式,发挥好石墨烯双创大赛等平台作用,共建飞地园区和科技人才飞地。探索“亩产效益”综合评价、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生产要素保障,推进园区低效用地“腾笼换鸟”,推动规上企业入园率达20%以上。

  二是推进更高水平开放。深化区域合作,强化重点领域浦永对口合作,加快推动金桥(永安)产业园建设,探索推进“上海总部+永安基地”“上海研发+永安制造”“永安制造+上海品牌+上海市场”等合作模式,打造更多示范性合作成果,力争新签约合作项目(事项)10个以上、总投资20亿元以上。完善新时代山海协作干部人才互派交流机制,积极对接搭建“沿海链主+山区配套”产业链,拓展“研发在沿海+生产在山区”创新链,力争新签约合作项目(事项)10个以上、总投资20亿元以上,打造新时代跨区域合作典范。深化两岸合作,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暨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用好竹博会、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林竹)产业园等经贸平台,持续推动复兴堡申报省级对台交流基地,挖掘青水郑成功先祖地、贡川陈氏大宗祠、槐南皇历江王祠李氏祖地等两岸文化交流名片,扩大永安对台影响力。

  三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九项行动”,深化营商环境集成创新,提高民营经济要素保障水平,健全民营企业家恳谈会、政企直通车等服务平台,持续提升融资支持质效,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优化政务服务,进一步完善优化“一窗通办”服务模式,推动“数据最多采一次”和“无证明城市”建设,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加大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排查、整改力度,推进经营主体“非禁即入”常态化长效化。

  (五)全力护生态、优环境,筑牢美丽永安绿色屏障

  一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各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围绕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役。探索开展“EOD+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持续推进排污权交易及出让、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领域改革,拓展委员河长等特色做法,确保永安贡川桥、永安洪田等15个国省控断面持续稳定达标,空气质量在全省排名达到上级下达任务要求,实现生活和工业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二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生态产业提质扩面,把好项目环保关、准入关,大力发展种业、生态茶、林竹、文旅康养等特色富民产业,积极发展金线莲等林下经济,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推进关键领域绿色升级,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扩大水电、光伏等绿能供给,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扶持企业节能降碳技改,力争全面达到能效标杆水平。推进低碳生活渐成风尚,大力推广“以竹代塑”公共应用试点和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出行,增强全民节能降碳意识和消费理念,倡导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六)全力补短板、惠民生,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一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环境,推广“永安零工市场”服务平台,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展“百日千万招聘行动”“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等活动30场(次)以上,力争城镇新增就业1800人以上。继续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提升基本养老、低保、特困、“保供稳价”等保障水平。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全市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占比95%以上,挖潜新增中学学位1600个以上。加速推进三明市永安总医院新院区搬迁进度,推进市中医医院按“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失能特困集中照护中心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托育服务建设运营,争取婴幼儿托位达到1510个以上,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推进畲寨青年养老院开发建设等文旅消费提升年项目10个以上,开展全民健身、全民参与的各类赛事活动15场(次)以上。

  二是推动社会安全稳定。巩固提升“工会+法院+司法+人社”劳动争议“调裁诉”与“三邻”工作法等机制,夯实“明心通”公共服务平台,创新“金融+公证”等服务模式。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和责任倒查机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防汛防台、防洪防涝、森林防火、防震减灾工作要求,开展畅通生命通道专项检查,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完善债务管理机制,积极化解政府债务,推动全口径债务风险下降,有效有力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全面强化社会面治安防控,深入细致做好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推进社会矛盾问题专项治理,认真做好重点人群管理服务,严防极端案事件发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各位代表,做好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负嘱托、感恩奋进,锚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三明市委、市政府和永安市委的领导下,笃定前行、奋勇争先,为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革命老区永安新样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