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21-03-04 11:02 来源:永安市政府办
| | |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永安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与《永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迅速落实上级指令,执行一级响应措施,精准防控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单位,3名确诊病例在短时间内得到治愈,全市疫情在1个月内得到有效遏制。在疫情防控中,全市上下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合力构筑起阻击疫情的钢铁防线,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理解支持和配合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全市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疫情防控由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促进经济稳步回升和社会大局稳定。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经济运行稳步恢复。我们坚持把稳住经济基本盘作为发展前提,持续推进“六稳”“六保”工作,不断提升发展质效。致力稳增长,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6.3亿元,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亿元,增长4.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出口总值15.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887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1亿元,增长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236元,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84元,增长5.7%;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全力保实体,出台一系列政策精准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满产超产,新签订“一企一策”帮扶企业20家,全年兑现各类奖补资金5000多万元;帮助企业争取获得增产增效用电奖励270.2万元、稳岗惠企资金4367.2万元;帮助企业争取“疫情贷”“纾困贷”等政策支持,全年新增贷款34.6亿元,增长16.8%,投向实体经济贷款占比达85%,新发放贷款利率平均下降10%以上。全市新增实体经济税收4000万元,工业用电量增长6.8%,火电供汽量增长7.7%。努力促投资,坚持以“五比五晒”为总抓手,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五比五晒”总评分居三明首位,全年新增“五个一批”项目179个、完成投资130.6亿元,翔丰华三期等40个项目开工建设,金牛水泥等59个项目竣工投产,29个三明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7亿元,超额完成投资计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签约项目130个,总投资231.5亿元,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8个。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我们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实“3321”产业体系,夯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基础。三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汽车及机械加工、纺织新材料、石墨和石墨烯三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450亿元。汽车及机械加工产业配套企业达到41家,海西汽车产销量突破2.8万台,增长104.1%,2家汽车配套企业成功申报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纺织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17.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9.2%;石墨和石墨烯产业产值达20亿元,增长13.6%,总量占全省七成左右,翔丰华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贝特瑞石墨烯导热膜等7个项目落地建设,康碳一期等11个项目实现开(竣)工,中国石墨烯产业发展竞争力指数首次在永安发布。三大传统产业持续提升,林竹、化工、建材三大传统产业产值实现472.3亿元,增长4.8%。和其昌年产10万立方米竹木胶合板生产项目顺利投产,科宏生物成功申报省第一批“产业领军团队”,新上安砂建福水泥二期项目,建成后全市旋窑水泥产能可达1400万吨。两大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以物流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取得新突破,闽中公铁联运物流基地铁路港全面推进,韵达(永安)电商产业园开工建设,源通公司获批闽中首张“网络货运”运营牌照,新增物流企业30家,新增运力1.26万吨,增长35.2%,总运力突破4万吨;以文旅康养业为重点的消费性服务业取得新进展,抗战文化公园等11个文旅康养项目加快推进,安贞堡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我市成功申报“2020中国森林康养基地”,旅游接待人数450.5万人次、旅游收入50.5亿元。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实施国家级农林基地、地标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三大品牌带动工程,创建省级优质农产品标准化基地6个,“小陶明椒”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槐南粉干”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5亿元,增长3.6%。

  (三)改革创新继续深化。我们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永林集团与中国林业集团重组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城投集团、交投集团、园区国有平台实体化转型持续推进,城投集团内部管理体制不断完善,顺利完成经营性资产整合重组,获评AA信用评级,资产规模达121亿元,营收增长412%,纳税1.05亿元,成为城市建设、资源整合、风险化解的重要平台。推进医防融合改革,我市被确定为三明首批疾控机构综合改革暨医防融合工作试点,实施智慧化规范化预防接种等6大重点项目,实现队伍、业务、资源、评价、分配5个融合。提升林业改革,开展生态公益林、天然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试点,探索“场村合作、发行林票”经营模式,合作经营面积2178亩,林票额621.7万元;开展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实施面积约35万亩。深化农村改革,我市被确定为省级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获全国通报表扬;持续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福田贷”“福林贷”累计授信7.4亿元,惠及农户1.4万户;持续深化“路长制”,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确定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

  (四)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强基固本需要破解难题,我们始终以攻坚的决心、发展的理念,啃下最硬的“骨头”。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建立保障性扶贫机制和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将低保线从6960元提高至8496元,718户156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人均收入1.5万元;35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平均村财收入15万元以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化河湖长制,狠抓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尼葛开发区异味扰民问题得到有效治理,金银湖水泥矿山与石林景区重叠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主要流域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标准,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政府债务风险有效防控,政府性债务控制在限额以内,全口径债务逐年下降,入闱全国建制县隐性债务化解试点,获得再融资债券资金30.16亿元,有效缓解偿债压力;房地产风险持续化解,按照“一盘一策”化解思路,推动12个项目竣工交房或进场复工;工贸企业不良贷款持续压降,不良贷款率下降至0.9%,为近五年最低水平。

  (五)人民生活得到保障。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民之困、惠民之需,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城乡面貌不断改观,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七难”问题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全年投入1.2亿元实施13个城市建设和1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乡村面貌不断完善,完成10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的规划编制,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6.6%,生活垃圾实现100%有效治理,乡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兴泉铁路加快推进,溪源水库大坝主体完工,三年水质提升改造工程如期完成。民生福祉持续改善,7类47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投资8.98亿元,全年民生支出增长11.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7%。社会保障更加全面,新增城镇就业355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8%,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08元;教育事业更加均衡,新建、新开办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3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2%,名师名校长数量居三明之首,永安一中学子摘得全省高考理科状元桂冠;卫健体系更加完善,启动总医院新院区建设,策划实施医疗“补短板”等4个卫生建设项目;养老服务更加贴心,新增农村幸福院15所,改造提升乡镇敬老院5所,实现每千名老人38张床位的目标;文体事业更加丰富,唱响“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品牌,成功举办第十届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实现全覆盖,青水畲族乡、市法院分别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和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社会治理更加有效,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年来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2个、恶势力犯罪团伙2个,整治行业乱象1300余个,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好评率达99.39%,位列省、三明前列;持续推进“平安永安”建设,“七五”普法圆满收官,被授予全省第四轮第一批平安县(市、区)和全省乡村治理示范县称号,入闱2020年赛迪治理能力百强县,位列第42位、全省第2位;信访秩序持续好转,信访总量下降4%,被国家信访局授予信访工作“三无”县称号;应急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事故。各项工作持续提升,国防建设、人民防空、双拥优抚等工作不断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慈善、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扎实推进,科普、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侨务、水文、气象、地震、库区移民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第七次人口普查顺利开展。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们始终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始终把对党忠诚置于前。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落实省委“三四八”贯彻落实机制要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依法行政抓于常。以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抓手,严格执行行政决策程序和政府议事规则,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加强行政复议、法治督察工作,全面深化政务公开,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54件、政协委员提案155件。始终把为民服务践于行。持续开展“访企业、解难题、促‘六稳’”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难题194项,落实减税降费2.53亿元,降低企业电费支出7600多万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梳理落实“一趟不用跑”事项1409项,“最多跑一趟”事项39项,审批事项平均压缩时限20.3天,入闱2020年赛迪营商环境百强县,位列第34位、上升4位。始终把廉洁勤政守于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行政效能不断提升,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坚持过“紧日子”,压减一般性支出5%,盘活财政存量资金4200多万元。

  各位代表,2020年工作任务的完成,为“十三五”规划画上圆满的句号。五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的殷切期望,推动各项事业协调并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三五”末全市生产总值是2015年的1.4倍,年均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8%、6.6%和1.7%;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均突破240亿元,比2015年分别增加69亿元和43亿元。

  这五年,我们在“机制活”上释放新活力。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向改革要动力,主动承接100余项改革任务,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福田贷”普惠金融改革被列入全国百个农村创业创新典型范例、全省十大金融创新项目;“路长制”农村公路管养、考核体系获得交通运输部肯定,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我市被列为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试点县,总医院被列入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实施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累计赎买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4.4万亩,被列为全省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试点县;城投集团完成企业整合和市场化转型,营业收入达10.55亿元,为2018年的6倍。

  这五年,我们在“产业优”上实现新突破。始终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实施当好经济发展排头兵产业行动计划,推进高成长大企业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过千万企业分别达到265家和35家。汽车及机械、纺织、建材、化工、林竹等五大产业产值突破900亿元,年均增长8.2%,特色农林产业链条产值突破90亿元。石墨和石墨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超25%,被列入全省石墨烯产业 “两核三区”的发展布局,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区成为全省唯一的石墨烯产业专业园区,连续三年举办石墨烯创新创业大赛,累计6个参赛项目落地。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日臻完善,电子商务、金融保险、文化旅游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服务业实现税收11.5亿元,比2015年增加7.6亿元,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提升。

  这五年,我们在“百姓富”上取得新提升。坚持惠民利民,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每年投入20多亿元资金用于民生支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12所,永安一中学子2019年、2020年分别夺得全省高考文科、理科第一,荣获全省首批国家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福建省教育工作先进市等称号。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被列为全国首批健康促进试点市,在三明率先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南三龙铁路、漳永高速建成通车,兴泉铁路加快建设,新建、改造普通道路220公里,城市形象品位明显提升。创新“391”党建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全市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8%和8.3%。

  这五年,我们在“生态美”上展示新风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叮嘱,在三明率先出台《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300项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任务全部完成。新改建公园和公共绿地共计58.6万平方米,累计建成城市慢线11公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85%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0%以上,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三五”减排任务。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始终保持在97.5%以上,10个省控断面及市区两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标准,荣获“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和“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等称号。

  各位代表,“十三五”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历届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上,经过全市上下奋力拼搏取得的。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省地属驻永单位、驻永部队、应急救援队伍,向关心支持永安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重;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债务压力仍然较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基础设施有待提升;部分干部进取意识和担当精神不强,一些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加以研究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各位代表,根据市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组织编制了《纲要》,提出了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发展战略,描绘了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是:与全国、全省、三明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达到三明要求,力争在更多领域作贡献。主要体现在: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制造业竞争力、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建成全省工业强市,县域经济实力居全省前列;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产业链协同配套能力更加完善,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基本形成,产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市乡村实现全面振兴,两岸乡村融合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居民收入总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共建共享格局基本形成;绿色园区、绿色乡村、绿色城市基本建成,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水平,绿色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宏伟蓝图胜利实现。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做足做实“四篇文章”、推进“四个着力”、深化“五比五晒”,巩固拓展提升“三明实践”,打造宜业宜居的“区域枢纽、工业强市、绿色名城”,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主要目标是:推动综合实力更加壮大,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改革创新更加深入,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为加快建设新时代新福建、新三明贡献更大力量。主要任务是:一是强化创新驱动,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四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解高质量发展瓶颈;五是提升城市发展活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六是繁荣文化发展,打响特色文化品牌;七是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宜业宜居永安;八是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和谐幸福永安;九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永安;十是注重规划落实,强化实施保障。

  三、2021年政府主要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做好今年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巩固拓展提升“三明实践”,持续做实做足“四篇文章”、推进“四个着力”、深化“五比五晒”,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出口总值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完成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围绕上述目标,着重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致力创新发展激活力。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坚持向创新要动力,不断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以疫情防控为前提。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在外防输入上,坚持人物同防,严格国内疫情重点地区和境外入永人员跟踪健康管理,加强进口物品、重点场所管控,查堵漏洞环节,牢牢守住关口。在内防反弹上,抓好人员流动引导、聚集性活动管控,加强个人防护,落实首诊报告制度,加大检测排查力度,压茬推进疫苗接种,织密织牢防控网。在防控体系上,完善和落实防控方案、应急预案,强化物资保障、检测能力、医疗救治、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确保一旦出现疫情,及时有效处置。

  以“五比五晒”为统揽。深化项目攻坚,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完善“五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加快推进31个拟列入省、三明市重点项目,确保全年新增“五个一批”项目180个以上。加大谋划储备,结合国家、省和三明市“十四五”规划,围绕延伸产业链、融入供应链、培育创新链,力争策划生成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5个以上,其中产业项目35个以上,争取一批项目挤入国家和省级规划盘子。强化“三跑”力度,主动融入三明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紧盯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导向,建立政策诉求库,常态化抓项目策划、抓跟踪对接,确保争取各类资金15亿元以上,增长15%以上。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培优一批科技型企业,实施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争规上企业研发投入经费占GDP比重增加至1.2%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家以上。培养一批技术型人才,实施“靶向引才”,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使用、引进、奖励机制,培养引进一批“高精尖”短缺人才和工匠型人才,新增科研团队3个以上、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0人以上。培育一批研发型平台,对接京闽科技合作和闽西南科技创新协作,推进“一中心两平台”、汽车产业研究平台建设;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参与科研合作,形成“科研-开发-产业化”的创新链,新增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1个以上、企业研发中心1个以上。

  以深化改革为抓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完善城投集团现代化企业制度,力争城投集团经营收入突破22亿元、实现利润1亿元以上;探索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加快国投公司、园区开发平台实体化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提升“三医联动”改革成果,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完善医防融合工作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机制成果;开展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实现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深化林业改革,持续实施林业碳汇项目,创新林业碳汇计量体系方法,探索绿色金融服务,开展林业碳汇市场交易,力争列入省级以上林业碳汇综合试点;继续实施“场村合作、发行林票”的经营模式,全面推行林长制,保护森林资源。深化农村改革,推进普惠金融改革,精耕“福田贷”“福林贷”等农村普惠金融产品,探索推出新产品,努力打造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县;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不变政策,稳妥推进林票、地票、房票“三票制”改革,实现农村资源资产化、资金化;推进农村村民住宅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推广贡川、小陶、青水试点经验,提炼区域特色建筑风貌,树立一批典型样板。

  (二)致力协调发展促平衡。全面源于协调,协调在于均衡。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持续扬优势、补短板,促进发展更加均衡。

  着力升级产业。加快工业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围绕汽车及机械加工、纺织新材料、石墨和石墨烯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建设,突出龙头企业培育,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以上;突出产业链延伸,力争引进汽车、石墨和石墨烯产业配套企业12家以上;突出项目带动,重点推动海西汽车驾驶室总成开发、建新轮胎30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宝华林聚乙烯醇纤维、翔丰华三期等项目建设,带动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实现240亿元、230亿元和25亿元以上。加快工业三大传统产业提升,围绕林竹、建材、化工三大传统产业,突出平台建设,重点加快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林竹)产业园、化工集中区建设;突出技改提升,实施市级重点技改项目50个以上,投资30亿元以上;突出龙头带动,与中林集团合作新上一批项目,加快“林板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化工等领域发展,带动三大传统产业产值分别实现210亿元、155亿元和150亿元以上。加快两大现代服务业发展,持续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闽中公铁联运物流基地、韵达(永安)电商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新增规模以上物流企业2家以上、货运能力5000吨以上;持续发展文旅康养业,扎实推动三明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发展,加快抗战文化公园、桃源洞-鳞隐石林景区提升、工人疗养院等项目建设,培育“文旅+”“景区+”“森林+”“医养+”“体育+”等新业态,力争游客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5%和18%以上。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开展特色农业提质扩面行动,实施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2个以上,力争培育示范企业5家以上、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个以上,实现特色农林产业链条产值100亿元以上、特色农林产品加工率70%以上。

  着力扩大内需。融入大循环,鼓励企业适当增加内销比例,通过“e三明”企业产品供需互助平台、区域联合采购、线下“手拉手”活动,拓展地产品市场,稳定生产经营。打造新基建,聚焦产业升级、社会民生、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推动5G基站、充电桩建设,拓展5G应用。发展新业态,加快实施夜间经济项目,培育线上线下融合的“互联网+”新消费模式,举办直播带货、周末墟街等促消费活动,实现网络零售额突破7000万元。

  着力做优城镇。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兴泉铁路、国道356线樟林至丰海公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推进三元台江至永安益口航道升级改造和永安港区前期工作,推动城市道路、“四好农村路”、公共交通、慢行系统等一批交通品质提升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排水防涝、城市供水、农村饮用水、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等一批水环境品质提升项目。优化城镇功能,启动42个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危旧房)征迁改造、房屋安全专项治理等一批居住品质提升项目,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城乡建筑风貌、魅力休闲空间、城市夜景照明等一批风貌品质提升工程,加快党校新校建设,打造新区(组团)建设、老城更新建设等10个样板工程。强化城市管理,深化城市“七难五乱”治理,实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完善城乡违法建设分类处置、城区流动摊贩管理、物业管理等办法,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建设集生活垃圾、飞灰处置和餐厨垃圾等处理设施为一体的环保生态产业园。

  着力振兴乡村。促进农业增产,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压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和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6.3万亩、产量6.6万吨,完成特色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建立科技示范基地4个以上,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亿元以上;持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加快重点中型灌区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2万亩。促进农村提质,做好省级乡村振兴特色镇、示范村试点创建,持续推进2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创建乡村精品路线4条,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特色连片示范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完善村庄改厕和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建设,改造提升乡镇垃圾转运系统,持续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现“绿盈乡村”创建覆盖面达70%。促进农民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和“一键报贫”工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推进扶贫工作与乡村振兴融合试点建设,确保不返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力争培育示范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5家以上,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800人以上、培训高素质农民300人以上;培育增收新增长点,强化“农超对接”“农电对接”“农社对接”,打造提升一批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三)致力绿色发展优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主动融入全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把永安打造成绿色名城。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把握前瞻性,与“十四五”规划相衔接,实行“多规合一”管理,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协同、公共服务均衡分布,统筹协调交通体系、产业布局、物流商贸、生态空间等专项规划,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规划数据库建设、“多规合一”适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建成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把握协调性,围绕“产城融合”发展,合理布局中心城区、城镇发展轴、生态区、旅游区、农业区,预留战略性发展空间,推动产业布局与城市空间协调互动、城镇化与产业化协同发展,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把握均衡性,坚持“山水城融合”发展,落实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确保生态安全格局结构完整、功能稳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布局稳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产业生态化,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深化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排污权交易、环保污染责任保险三项改革,制定储备排污权管理和出让办法,探索碳中和交易试点;加快推进尼葛开发区绿色园区创建,逐步向绿色发展转型。推动生产低碳化,推进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励能效标识产品、低碳认证产品推广与应用,提高生产比例和市场占有率。推动管控常态化,强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完善环境资源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机制,提升环保网格化监管水平,推进网格典型示范点建设,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攻坚重点污染防治。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联防联控,完成尼葛开发区异味扰民问题、金银湖水泥矿山与石林景区重叠问题整改销号,持续推进重点区域粉尘专项整治,全力治理城区扬尘、露天焚烧、渣土撒漏等问题,确保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5%以上。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开展河湖“四乱”整治、饮用水源保护等专项行动,完善重点流域水质在线监控平台系统建设,完成5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和13个乡镇集中式水源地勘界立标,保持小流域考核断面、主要湖库、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均达Ⅲ类以上标准。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风险分级管理,完成农用地安全利用治理和管控年度任务。

  (四)致力开放发展添动力。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要善于借力造势,以更高水平开放,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强化招商引资。推进产业化招商,围绕“3321”产业体系和12张产业招商地图,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着力建链补链强链,重点对接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推动3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意向产业项目转化落地,确保完成招商引资80亿元以上。推进差异化招商,以打造专业特色园区为目标,实行园区平台差异化招商,力争园区引进投资32亿元以上。推进精准化招商,深化“五四二一”招商工作机制,探索以商招商、要素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加强与中央省地属企业合作,与中林集团、贝特瑞、韵达等头部企业协作,力争策划生成重点招商项目30个以上。推进平台化招商,借助“6·18”“9·8”、林博会、竹博会、石墨烯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力争全年举办专场招商活动30场以上、总投资30亿元以上。

  扩大对外开放。转变“走出去”方式,落实各级稳外贸政策,融入海丝核心区建设,用好进博会、广交会等重点合作平台,支持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力争外贸出口增长3%以上。提升“引进来”质量,深度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密切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对接,加强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社团的联系,争取引进有实力的外资项目2个以上,总投资1亿元以上。

  做优营商环境。优化要素配套,以“配齐要素、降低成本”为目标,全面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北部工业新城供汽网络、LNG加气站及配套管网、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集中供热等一批要素项目建设,构筑水、电、汽、地、物流等低成本要素竞争优势,打造“成本洼地”。优化信贷支持,持续加强政银企合作,建立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激励机制,加大对实体经济续贷、首贷力度,创新扶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的信贷产品,力争新增贷款22亿元以上。优化服务保障,开展“访企业、解难题、抓项目、育税源、促发展”活动,深化落实党政领导与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制度、民营企业诉求受理处置反馈工作机制,及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对接“e三明”,构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网办、82项高频事项全省“一网通办”,确保审批时限控制在法定时限的40%以内。

  (五)致力共享发展惠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弘扬红色文化,持续唱响“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品牌,深入挖掘永安党史资料和回忆资料,培育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集结出发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点之一、东南抗战文化名城三个品牌,提炼升华党史故事、红色故事,常态化宣讲,扩大对外宣传;加强红色文化遗址的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加快推进北上抗日集结出发地纪念馆、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小陶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三明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本土文化,启动市博物馆项目建设,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深挖文化内核,做好畲族文化、古堡文化、地质文化、非遗文化、闽王文化等民间民俗文化传承、挖掘和保护,持续策划对外交流展示活动,高水平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发展公益文化,深入实施“半台戏”公共文化配送项目,广泛开展“文化三下乡”“书画公益行”等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基层群众自办文化活动;加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实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强化公共服务供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规划布局,加快建设8个教育补短板应急项目,推进巴溪湾小学分校、贡川小学、六中附小、城投系列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增加学位5250个,力争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以上;深化“总校制”办学、“县管校聘”“高效课堂”等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力争高考再创佳绩;深化产教融合,统筹推进福建水电学院、三明第二高级技校、永安职专等院校协调发展,加快3个省级产教融合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深化健康永安建设,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行为促进、科学饮食推广等行动计划;补齐卫生健康短板,加快推进总医院、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强化养老服务保障,启动城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完成国德康养中心建设,提升改造乡镇敬老院5所,改扩建农村颐老院8所,提高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做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注重发展老年人体育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所(站),推动“乡风文明”积分试点乡镇、试点村建设,巩固提升移风易俗水平;抓实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逐步实行街区“门前三包”责任制,深化社区文明单位“五共建”行动,全力补齐创城短板。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强化就业优先,完善就业创业工作机制,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开展稳岗扩岗专项支持行动,加大对返乡人员创业的帮扶力度,力争城镇新增就业2900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1700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00人以上。加大社保扩面,健全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保险制度,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城乡各类就业人员享有社会保障。构建帮扶体系,健全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妇女、困难群众、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红十字会、慈善、老龄事业,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防范社会稳定风险,巩固扫黑除恶治乱专项斗争成果,集中开展电信网络诈骗、非法出入境、飓风肃毒等专项打击行动,加大套路贷、民转刑案件、校园欺凌等7个专项问题整治力度,深入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实现信访“四下降、一好转”和“三个不发生”。深化平安永安建设,启动“八五”普法工作,扎实开展“平安铁路”“平安家庭”等建设活动,加强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站)规范化、“综治视联网”“雪亮工程”等建设,提升“六无”村(居)覆盖率。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建立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和应急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粮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监管,统筹抓好防汛防台风、地震、水文、气象等工作,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发挥各条战线作用,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联系,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发挥更大作用;加强人防、国防动员、拥军优属和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推动军民融合加快发展,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将始终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坚持忠诚履职。“天下之德,莫过于忠”。我们将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保持政治立场不动摇,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带头贯彻落实不偏离,扎实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不放松,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信仰信念,汲取奋进力量,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二)坚持依法履职。“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我们将确保秉公守法,全面深化政务公开,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透明成为常态。确保用权依法,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严格按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行使行政权力,落实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制度,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确保公正执法,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提升行政执法的社会效应和法律效果。

  (三)坚持高效履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将切实提振精神,落实容错纠错、正向激励机制,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让履职者尽责;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切实解决不作为、慢作为问题,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切实勤勉务实,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强化目标考核、督查督办、跟踪问效,推动工作落地见效。切实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抓攻坚,全力突破“难、硬、重、新”工作,专心推动项目、全心做强产业、用心帮扶企业、潜心培植财源、耐心攻坚难题。

  (四)坚持廉洁履职。“为政之基,克己奉公”。我们将强化制度意识,健全廉政风险监管防控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紧盯工程招投标、扶贫、民生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强化纪律意识,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着力抓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及其隐形变异问题整治,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强化节约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有关要求,继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压减一般性支出5%以上,以政府过“紧日子”来保障人民群众过“好日子”。

  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发展只争朝夕。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充分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为实现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