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教育局关于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34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黄荔荔等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永安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乡镇教育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发展乡镇教育情况
目前我市小学48所,除了城区11所外,乡镇(村)学校还有37所,其中中心校11所,村级小学26所。特别是村级小学数量占比高,且点多面广,除了贡川镇、上坪乡、罗坊乡外,其余乡镇均存在下属校。农村学校学生数7639人,占全市小学学生数28747人的25.6%。
二、我市提高乡村小学教育水平情况
1. 推行城乡小片区管理。根据规范我市小学(幼儿园)教研片活动的实施办法,将全市小学分为5个教研片区,教研片区采用强校带弱校的方式,罗坊中心小学属第二片区,成员校为西小、北塔、九附小、安砂、罗坊。同时小幼室教研员江雪老师挂包此教研片。教研片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下校帮扶、指导、参与教研活动、专项指导、深入课堂诊断、精品课磨课、作业设计指导、课题专题活动等方式实现片区学校集群发展。
2. 推进信息资源应用。近年来,市教育局先后投入1500万元,建设教育信息化应用综合平台,推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国家公共服务资源平台”“福建公共服务资源平台”,3个平台均提供全系课程作业,课堂实录优质教育资源,师生可以获得名师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以及辅导培训。同时应用综合平台提供空中课堂,为全市中小学的录播室等教学活动提供直播服务和流转示范课堂,乡村学校均可通过空中课堂接收优质课和各类组织的培训直播,增加乡村学生接触学习到各种优秀课堂及多元化知识。
3. 推动送教下乡活动。为充分利用我市城区优质的教师资源,开展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即送教进教研片)活动,每学年安排两次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共计10场,分别到五个片区开展送教活动,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互补。通过现场观摩、课后评议、课后研讨等系列的教学活动,增进城乡教师的相互学习,提高我市教师依据生情合理处理教材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受益教师达400余人,受益学生达1200余人。
4. 丰富课服活动项目。目前,我市城区学校实现课服项目“2+2+3”,乡镇学校实现“2+2+2"(第一个2为课业辅导、体育锻炼2个必开展项目,第二个2为书写训练、课外阅读2个规定项目,3指艺术、劳动、科技等3个以上自选项目)。目前全市春季参加课服36271人(中学11086人,小学25901人),占比89.92%,提高0.62%。今年期初均对各校课程表进行调整优化,确保课程丰富,活动多彩。
三、下一步工作
1. 加强教师信息化应用培训。目前信息化普及程度较高,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丰富,但乡村教师应用信息化资源意识和能力不强。市教育局将组织乡村教师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对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筛选和应用水平。
2. 丰富片区教研内容。针对乡村学校课后实践课程资源短缺,科学、劳动、音乐、综合实践等专任教师不足和兼任教师教学技能水平不高现状,在片区教研活动和送教下乡时增加非语数英学科优质课占比,提高乡村教师教育教学综合水平。
3. 加强城乡师生结对帮扶。在目前城乡教师交流190余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城乡教师交流支教力度,整体提升农村师资队伍水平。开展城乡学生“一对一”结对子活动。鼓励孩子们通过互写一张友谊卡、互赠一本书、互为对方做一件好事等活动快速建立友谊,交流学习心得,分享优质资源,共同进步成长。
领导署名:刘金坚
联系人:林联报
联系电话:0598-3653885
永安市教育局
2024年4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