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202447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日期:2024-05-24 17:15 来源:永安市教育局
| | | |

民盟永安市委: 

  您提出的关于“停止撤并乡镇初级中学与中心小学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农村初中及村级学校办学情况

  1.点多面广学生占比低。近年来,我市已经有3所农村初中撤并,有16所学校并入中心校。目前我市小学48所,但还有26所村级小学,除了贡川镇、上坪乡、罗坊乡外,其余乡镇均存在下属校。村小学生数为1886人,仅占我市小学生总数的0.06%,100人以下学校19所,学生数仅为612人,占比仅0.02%。初中校有15所,其中农村初中尚有10所。

  2.师资资金投入较大。26所村级小学,1886名学生,但因点多,共安排187名教师,师生比为1:10,另外还要安排32名保安。19所百人以下小规模学校学生612人,安排教师99人,师生比为1:6.2,另外还要安排20名保安。农村师资投入较多,占用全市师资编制,对中心校和城区的编制紧缺有一定影响。村小设施设备相对老旧,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维修资金,资金效益低下。

  3.教师素养相对较低。农村小规模学校一般地处偏远,任教的教师年龄普遍偏大,有一大部分是当地人,受路程远、人少代课难等因素制约,外出学习机会少,参与教研活动和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少,素质相对较薄弱,且存在缺少自我提升的认知。教师存在仅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积极主动去研究怎样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很大程度制约了农村小学创新改革与发展。

  4.村小成绩影响成绩排位。村级小学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视野较为狭窄,与人交往的能力较弱。在知识视野、创新思维,艺术修养、实验探究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弱。近年来,三明市对各县四、六年级进行质量监测,均把各校的成绩纳入排位,因我市村级教学点多,且质量相对较差,对全市平均分产生影响外,排位居后的学校较多,对全市教学质量排位产生负面影响。农村初中教学质量也与城区初中存在较大的差距,对农村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产生较大影响。

  二、我市优化农村初中及村级学校布局工作情况

  1.调整乡镇入学招生政策。放宽中心校入学政策,尽量动员下属村级小学入学中心校。2020年以来,安砂镇的丰海小学、加福小学,洪田镇的马洪小学、大坑小学、热西小学,西洋镇的桂溪小学、林田小学,小陶镇的坚村小学、下湖口小学,槐南的溪南小学、小龙逢小学,青水乡的槐林小学等12所小学撤并到中心校。

  2.采用委托管理撤并乡镇学校。上坪小学和罗坊学校初中部生源萎缩严重,采用委托管理,将上坪乡生源安排到城区北塔小学就读,将罗坊学校初中部学生安排到一中附属学校就读。

  3.撤并城区下属校。2022年秋季以来,对燕南桂口小学、燕西大炼小学、燕北西坑小学的生源,坚持自愿原则分别分流至城区的南小、西小、北小和附近学校就读,3所城区下属校顺利撤并。

  4.撤并部分农村初中。九中和十中同属于曹远片区,九中初中部生源较少,2022年初中部停止招生,生源并入永安十中。永安十一中生源萎缩,2023年初一停止招生,生源安排到永安三中就读。

  三、下一步工作

  1.暂停对农村初中的撤并

  2024年秋季开始,我市初中学生生源将进入高峰期,未来四年,全市初中将增加学生2500余人,城区初中教学资源非常紧张,为保证学位总量,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停止农村初中的撤并。

  2.稳步推进全市村级小学布局优化工作

  按照“成熟一所,撤并一所”以及“一校一案”和所属辖区学生分流至中心校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全市村级学校教育资源整合工作。2024年秋季,计划撤并西洋镇小螺小学、曹远镇埔头小学、西洋镇福庄小学、安砂镇青村完小学、青水过坑小学、洪田镇生卿小学等6所学校。2025年秋季,计划撤并大湖镇魏坊小学、李坊小学,西洋镇葛洲小学,槐南镇大垅小学、燕南吉峰小学、洪田镇湍石小学等6所小学。2027年秋季,计划撤并城区洛溪小学、永浆小学,可抽回教师19名教师到中心校,减少保安2名。2030年前,计划撤并城区益口小学,小陶镇麟厚小学、大陶第二小学,大湖镇新冲小学,青水乡龙吴小学、槐南镇洋头小学、隔坪小学。

  至2030年,计划仅保留吉山小学、小陶八一小学、城区燕南黄历小学、北小分校4所村级完全小学。

  3.稳妥优化槐南镇村级小学布局

  鉴于槐南镇西华片4个村2023年新生入学仅32人,村小教学点分散,班生额小,教学设施滞后,造成资源分配不合理,且村小教师管理随意性较大,监督管理不尽到位,严重制约教学质量提升。同时考虑到撤并后学生上学路程相对远,交通费用加大,农村留守儿童比例大,无家长接送,低年级学生无法按时到校上学,隐性的安全隐患加大,我局与槐南镇将稳妥推进西华片教学点资源整合。考虑到中低年段孩子年龄较小,路途较远,4所村小保留中低年级,以便孩子们就读。待硬件、师资等条件保障到位时,逐步进行科学整合,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我市将本着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则进行布局调整,发挥积极因素,消除负面影响。使之真正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教育伟业。

  领导署名:刘金坚  

  联系人:黄创

  联系电话:0598-3619279

  永安市教育局 

  2024年5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