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职业中专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0)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福建省永安职业中专学校是一所公办职业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02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3826.1241万元,设备总值3429.72万元。
1.2 学生情况
年度 |
学历教育在校生总数 |
男女比例 |
当年招生数 |
学生巩固率% |
当年毕业学生数 |
年培训学生人次 |
|||
2019年 |
2887 |
全日制 |
2354 |
1:0.97 |
全日制 |
905 |
97.2 |
655 |
2988 |
非全日制 |
632 |
非全日制 |
0 |
||||||
2020年 |
2546 |
全日制 |
2387 |
1:0.98 |
全日制 |
1086 |
97.2 |
722 |
1750 |
非全日制 |
159 |
非全日制 |
0 |
1.3教师队伍
年度 |
专任教师总数 |
生师比 |
双师型比例 |
兼职教师比例 |
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
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 |
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
2019年 |
177 |
16:1 |
72% |
12.4% |
98.9% |
4% |
39% |
2020年 |
181 |
14:1 |
56% |
12.1% |
98.8% |
3.8% |
38.1% |
1.4设施设备
永安职专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实训基地,实训场地建筑面积能够满足专业实训需要,有建筑面积22954平方米的专用实训场所,建有信息技术实训基地,机械加工实训基地,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电子电工实训基地,畜牧兽医实验室、烹饪实训基地、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旅游服务与管理实训基地、学前教育实训基地(艺体馆)、财经商贸实训基地、动漫产业学院等11个校内实训基地;拥有各类专业实训室69个,同时与厦门天马威电子有限公司、厦门地堡传媒、厦门娱悠悠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重汽海西汽车有限公司、永安五洲大酒店、永安市实验幼儿园等40多个单位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建有机械加工、数控技术、电子电工、计算机、建筑、商业、旅游、宾馆服务、汽车检验与维修、学前教育等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32个。各实训场所设施设备配套齐全,能根据专业特点营造职业氛围,学生在校内外均能接受相关的职业技术与能力的训练。实训场所按照企业生产实际,设计实训场所,布置实训设备,着力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设施设备布局合理规范,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实训室通道畅通无阻,工作环境清洁,设备摆放整齐,设备处于整洁、完好的状态;各实训室醒目处张贴了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和警示标志。校内实训基地具备承担共享实训和社会培训相对独立的条件。
通过国培、省培和专项能力培训等方式落实专业教师培养培训长效机制建设;制定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的规章制度,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建立专业带头人公开选拔、培养和考核管理机制,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在学习中提高,确立专业带头人在学校的重要地位,发挥专业带头人的导向作用。
我校建有科学规范的实训管理制度。制定了永安职专实训管理中心职责、永安职专实训室管理员职责、永安职专实训室规则、永安职业中专学校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永安职专实(见)习实训安全管理办法、永安职专学生实习实训管理条例、校外实习实训老师的工作量补贴的规定、永安职专校外见习申请表、永安职专学生校外见习安全责任书、永安职专专业实训教学记录单、永安职业中专学校校外见习登记表、永安职专校外实习实训记录单等实习(实训)教学工作的一系列管理文件,从组织与管理、实习(实训)内容与形式、校外实习基地选择原则与实习方式、实训教学实施与要求、实训实习的过程管理等方面明确要求,做到有章可循。
严格规范实训管理。校内实训每学期要求各专业教研组和专业教师认真学习各专业教材、教学大纲和计划,并补充拟订切实可行的专业实训教学大纲和计划,经学校实训中心审核组织实施。实训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按要求做好实训记录和考核,期间由实训中心和教务处对实训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实训教师依据学生实训项目完成情况、安全操作情况及表现进行考核评定成绩;校外实训(实习或见习)由实习见习单位的指导人员与实训指导教师按学生表现情况对学生进行计分,考核依据主要是学生实习表现、实习见习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校外见习登记表的填写与鉴定情况;与职业技能考核相衔接的实训项目的成绩评定主要依据所获得的等级证书,未能获得教学计划规定等级证书的,成绩为不及格。
开出率统计。由实训中心根据实验实训记录单、校外见习登记表等原始材料,对照各专业实训教学计划制定的项目数进行开出率核定,近几年平均为95%。
多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校不断加大各专业“教学必需的”校内实训场所建设,实训条件不断改善,加大了教学仪器设备投入的力度,添置了许多崭新的实训设备,配备了部分档次较高的生产型设备,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共2063余台(套),设备总值2029多万元,生均约7972元,有2083个工位的专用实训场所。校内图书资源丰富,学校拥有图书152500册,生均纸质图书达60册,相比上个年度,实训实习工位数新增180个。教学仪器设备值增长1350元,仪器设备数量充足,已建成了功能齐全、性能良好、技术先进的实验、实训基地,先进程度,数量与办学规模相适应,满足各专业学生实训工作需要,能够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要求,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完成实验、实习、实训任务,充分满足学生各个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
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日趋完善,增强了实训基地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的能力,使该基地正在成为创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学校的一个重要亮点。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不断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厚德、强技、勤敏、创新”的校训要求学生,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不断提升。学生文化课合格率为97.5%,专业技能合格率为100%,学生顶岗实习前均获得国家职业资格4级证书,体质测评合格率为97%、毕业率为98.8%。
2.2在校体验
学校建有4幢学生公寓,每间宿舍配有独立卫生间、阳台,免费用水用电,热水无偿使用;同时为方便学生,学校引进自助投币洗衣机、自助售货机供学生使用。学生住宿为6人一间,住宿条件舒适。保卫科日常能加强校园及周边巡查,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排查化解,本学年至今,校园内未发生一起学生间打架事件及师生伤亡事故,有效保障师生在校安全,校园安全满意度良好。
学生在学校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在逐年提高。
经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校园生活满意度逐年提升,总体状况良好。
2.3资助情况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及省有关资助政策,认真核查受助学生的信息,杜绝虚假信息注册学籍和虚报受助人数,杜绝权力寻租、优亲厚友等问题。
我校从2007年起即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和由校纪检委员为组长的学校资助工作监督小组;成立学生资助中心,配备2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特别是2012年以后,为资助中心配备了专门的办公室和办公设备。
在国家、省、市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制订“永安职业中专学生资助管理办法”、“永安职业中专学校学生资助实施细则”、“永安职业中专学校学生资助政策指南”、“永安职业中专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职责”、“永安职业中专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将学校资助中心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国家助学金申请办理的流程图和申请国家资助需提交的证明材料表等上墙。
学校资助中心的工作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的接受三明市、永安市学生资助中心、永安市纪检委、永安市财政局、永安市审计局等部门和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学校资助工作监督小组的检查监督。对开展的工作及时上报和公示,对有关问题及时总结并报告相关部门。
一是在学生的必经之路上设立宣传栏,张贴大幅的“全国资助中心致中学生的一封信”和有关的资助政策及申请办法等;二是对老师进行国家资助政策的培训,利用招生期间老师进村入户的时机,将国家的资助政策给每位学生及家长宣讲,并在招生宣传手册和录取通知书印上相应的资助政策广而告之;三是利用开学第一次班会课、第一次全校师生大会重点宣传;四是在每个班级宣传栏张贴“全国资助中心致中学生的一封信”、国家助学金申请办法和其他有关的资助政策。确保每一位学生知道自己所享受的国家资助,确保每一位需要受到国家资助的贫困学生都能受到资助,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对每位中职生的关怀。
在申报免学费受助名单时,刚入学的新生以入学时学生注册收费名单、学生信息采集名录和学生在班签字确认等方式相互验证为准;老生则以实际在班情况,经每个学生本人签字及班主任、资助中心管理员确认为准。上报系统后,每月还要开展班级人数核查,发现有学生退学时,立即在每月系统申报时给予清除。经自我监督及上级反复核查,我校在受助学生的申报上未弄虚作假,所有申请国家资助的学生均为在我校注册且在班学习的学生。不属我校学籍的学生、选修生和外籍生均未纳入本校申请之中。
在国家助学金的管理上,首先是严把申请关,先由校资助中心、科段长、班主任共同在学生中摸底,了解学生家庭困难情况,鼓励和帮助确实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申请国家助学金,确保每一位贫困生受到资助;初步确定资助对象后,审核资助对象提供的证明材料,经学校经济困难学生评议工作小组的评议,确定填报资助APP名单,经资助APP审核通过后,进行受助学生名单公示。
经确定的受助学生,学校按“统一办卡”的原则,为受助学生办理中职资助卡,由学生本人至银行签字领取并持身份证开通激活。发放时,按“集中支付”的原则,学校只负责提供核实后的发放名单及金额,由财政、教育局会计核算中心及银行协同直接向学生资助卡账号打款,资金不经过学校及老师,不存在学校和老师可以对资助资金上下其手的条件。
近年来,我校通过发动优秀校友捐资助困、合作办学单位资助、社会团体组织项目化助学及学校出资或减免相关费用等途径开展多元化的学生资助,扩大对困难学生的资助范围。
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先后设立了“邓龙奖学金”(5000元/年)、“陈仕锦奖学金” (3000元/年)、“许定煌助学金” (8000元/年)、“创和美奖学金”(吴新安校友设立,8000元/年)和“易猪牧业助学金”(钟宏炜校友设立,2.5万元/年)等奖助学金,使得每年都有不少品学兼优的学生和经济困难学生受到校友的鼓励和资助,优秀校友的创业精神和回报社会的精神也给了广大师生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
学校对招收的无经济来源的学生(如孤儿、残疾人、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学生)采取免收书本费、住宿费和校服费等措施进一步的资助,2020年春季学期共计免除58位特困学生3.6万元;2020年秋季学期,又免除88位特困学生5.915万元的费用。让这些学生可以不用交任何费用即可读书。学校还发动党员教师对特困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2020年春季学期共计资助45位学生;2020年秋季共计资助66位特困生。
2.4就业质量
学校紧紧围绕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和育人目标,不断深化就业工作内涵建设,以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工作目标,科学研判就业形势,准确把握工作要求,优化就业工作长效机制,明确方向、夯实基础、凝聚力量,举全校之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020年我校(含五年制高职三升四)毕业生人数为722人,就业人数为722人,直接就业人数237人,就业率为100%,就业对口率85.2%,升学485人。在直接就业学生中,签订1~2年合同期限的毕业生最多,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3002元,在全部毕业学生中,100%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较高。
各专业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初次就业起薪统计表
序号 |
专业 |
就业率 |
对口就业率 |
初次就业起薪 |
1 |
学前教育 |
100% |
88% |
2001-3000元/月 |
2 |
计算机应用 |
100% |
84% |
2001-3000元/月 |
3 |
建筑工程施工 |
100% |
83% |
2001-3000元/月 |
4 |
会计电算化 |
100% |
83% |
2001-3000元/月 |
5 |
电子技术应用 |
100% |
82% |
2001-3000元/月 |
6 |
数控技术应用 |
100% |
83% |
3000元/月以上 |
7 |
美术设计与制作 |
100% |
75% |
2001-3000元/月 |
8 |
铁道运输管理 |
100% |
80% |
3000元/月以上 |
9 |
旅游服务与管理 |
100% |
100% |
2001-3000元/月 |
10 |
畜牧兽医 |
100% |
89% |
3000元/月以上 |
11 |
汽车制造与检修 |
100% |
86% |
3000元/月以上 |
12 |
中餐烹饪 |
100% |
83% |
3000元/月以上 |
13 |
市政工程施工 |
100% |
89% |
2001-3000元/月 |
14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
100% |
88% |
2001-3000元/月 |
2.5职业发展
学校全面组织开展职业指导教育活动。针对学生所关心的专业与职业关系、今后就业去向等问题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的教育。针对行业发展、岗位要求和就业形势,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验实习、技能竞赛、工厂化实习训练等活动,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择业技巧、创业指导的教育,使学生认清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帮助学生增强就业自信心,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顺利就业。
学校定期邀请专家来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同时邀请优秀校友回校开设讲座,分享创业心得,提升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同时以学校优秀毕业生的成长过程为案例,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设置有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电子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畜牧兽医、学前教育、汽车制造与检修、数控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美术设计与制作、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工程、输配电工程技术、护理等21个专业;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技术应用、畜牧兽医;省级重点专业4个: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技术应用、畜牧兽医;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专业4个: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三明市重点专业4个:建筑工程施工、学前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会计电算化。三明市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专业1个:数控技术应用;三明市实训示范基地专业1个:建筑工程施工。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应用型、技能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和造就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以适应企业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实行校企一体化,与企业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平台。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针对外部环境及当地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学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2020年与2019年相比,根据学校专业发展和建设的总体规划,我们保留了大部分主体专业,新增加了“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五年专)”专业,促进了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同时进一步扩大了“畜牧兽医”专业招生规模。
3.2教育教学改革
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学校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项目技能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坚持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两条腿走路,培养综合素质,以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为目标,有效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大力推行实践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实践案例教学模式、实践场景模拟教学模式、选修教学模式和实施自主择课教学组织模式。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教育部首批核准的《Web前端开发》、《建筑信息模型》、《汽车运用与维修》三项1+X证书试点工作,制定了相关的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主干课程分层模块化” 、 “理论与实践一体,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教产融合”等课程体系,完善和优化专业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方案按照课程对接岗位的要求进行了较科学合理的调整,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的定位更加明确。建设精品课程2门、网络课程9门、校本教材5门、以及教学课件、教学案例等资源库建设,教学视频为68.8GB,其他资源6.5GB。 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教学大纲, 完成省级课题《基于职业素养的中职《礼貌礼节》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等课题的研究,新申报立项了福建省级重点课题《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业水平测试的教学实践研究》、《学业水平测试背景下的中职数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目前共有18项课题在研究其中:永安市级14项、三明市级2项、福建省级2项,同时在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推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合作性学习。实施学分制,实行“过程学分”、“替代学分”和“终结学分” 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创新教学内容,课程内容适应人才培养要求对接专业产业需求,做到“五个对接” (a.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b.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c.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d.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e.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实现五个环节对接:教学过程-生产过程、人才供给-人才需求、专业-产业、课程-岗位、教材-技术。)
学校重视教材建设。坚持使用国家中职规范教材,对于课程的设置和课程的开发非常重视,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结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适应就业、创业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出发,在有效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出能够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新岗位的校本课程。如旅游专业的旅游服务礼仪、客服服务技能、餐厅服务技能,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企业经营沙盘、会计电算化,选修课开设的竹乐器表演、校园舞、社交礼仪、就业指导、足球、篮球、汽排球等,丰富了我校课程设置体系的内涵,形成了以人的发展为理念,重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适应学生个人差异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毕业之后具备相应的劳动技能。
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办学。学校2001年得到福建省教育厅、省外办和省公安厅批准取得国际合作办学资格,并先后招收33名外籍学生到永安职专留学。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年永安职专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和福建星云神思影业投资有限公司联合进行国际合作办学探索。
(1)2019年1月23日福建星云神思影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星和助理王艺彬到我校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办学洽谈。
(2)2019年3月11日,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福建省星云神思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和永安职专三方共同签署“一带一路”中马国际应用技术本科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框架协议,开拓探索职业教育和国际合作中高等教育衔接新路。
3.3 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坚持以全新的理念办学,构建科学的培训模式,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加强新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继续实行中高级教师与新教师和青年教师的结对子制度,一对一地做好新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指导与培养工作。利用集体备课平台让老教师与新教师及青年教师进行专题指导与交流,实现新老教师的有效互动。针对新教师的成长专门组织了5次培训讲座。 加强骨干教师和专业教师培养 ,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或到外省培训学习、参加省级进修培训、参加地市级培训学习等,抓好教师校本培训和培养工作。同时,鼓励和动员有专业方向基础的文化课教师申请转岗紧缺专业教师培训,力争尽快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文化基础课教师参加转岗培训,不断调整教师队伍的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鼓励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和技师等方面的晋升进修,加大了专业负责人、专业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力度。72名教师下企业实践,12名教师成为永安市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名教师成为三明市学科带头人,2名教师成为福建省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学校共选派了 568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其中:国家级培训5人次,省级培训15人次,三明市级培训15人次,永安市级培训533人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增加培训经费,做到创新、务实、与时俱进。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提升教学的各项素质。
3.4 规范管理情况
落实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组机制,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教学督导实行两位一体:第一、设立由校级领导、处室主任、专业科长、年段长等人员组成的教育教学常规督导机构,第二、设立专门的学校督学办公室,督学人员由原学校内退的各科室主任担任。两机构作用上相互补充。具体做法:每天由一位校级值周领导、一位处室值日行政和一位督查人员负责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要做到定时间、定楼层、定职责,对教师的到岗、课堂纪律管理、课堂教学、是否迟到、脱岗与早退、是否接打手机等情况进行督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纪律性等情况进行督导,并记录情况,及时做好有关情况的反馈工作,实行值日教师当日傍晚向值日行政、值日行政于次日上午向值周领导的书面报告制度,要有效地促进教学常规的落实。学校督学按分工排班对学校全方位的督导检查。学校有完善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预案,严格按照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开展日常工作,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严格落实“三表”,努力促进教与学和谐、教师的行为与制度和谐、学校育人目标与教学活动和谐、教学质量与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谐。坚持平时考核与期中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每月做好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做到平时抽查与学期检查并举,在考核中突出教学改革创新的内容。 对教师到岗、教学、作业批改与讲评、教学进度、课堂纪律管理和其它违规等情况进行评价,本期末同校纪检组织一次问卷调查,要为较客观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管理工作提供较好的依据。
我学校后勤管理坚持“双服务”为宗旨,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教职工生活,在工作中坚持以“细化”、“务实”、“精致”为基本原则,做到精心管理、贴心服务,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服务质量,为学校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
遵守财务规章制度,规范收费行为。认真组织财务人员学习财务规章制度,规范收支两条线,做到账目清楚,程序合法,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按章收费,禁止乱收费,实行财务公开,使学校的收费工作置于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之下。
3.5 德育工作情况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建立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开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健康安全等系列教育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遵纪守法、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自觉性。
积极创新管理模式,特别是加强了学生在校时的常规管理,在日常管理中值班领导和行政人员,从学生起床到晚上就寝,抓纪律,抓学习、抓安全,抓卫生,对学生及各班级严格实行量化、细化管理。在学生实习期间,安排人员全程跟踪服务,实行无缝隙管理,确保了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树立了学校良好的外部形象,提高了学校声誉。
为完善家校联动管理机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办学水平,提高学生的满意度,我校积极开展了“科技下乡”主题实践活动。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校的总体形象得到了很大提升。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开展了田径运动会、演讲比赛、职业教育活动周、师生趣味运动会、12.9大合唱、迎新晚会、社团等文体活动,陶冶了学生情操,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常规管理。为了提高学生会队伍的整体素质,组建一个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团队。校团委在20级学生中进行了三次的选拔,经过各班预选、团委会、学生会内竞职演说、答辩三轮竞职,最后选拔出40名新生学生干部,保障了学生会的持续发展,促使学校工作的有效衔接。同时,在平时工作中坚持每周一次学习及工作经验交流,通过此种方式,促进了新生学生干部的成长与进步,增强了他们的服务意识、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培养了爱国、爱校、爱集体、爱专业的精神。
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第一、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大节庆,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组织开展经典诵读、爱国歌曲传唱等系列活动,激发广大中职生的爱国热情,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第二、推进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义务劳动,为吉山村老人互助中心的孤寡老人们送温暖献爱心,组织团员青年帮助困难同学。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服务社会、关心他人的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劳动意识。第三、每年组织70余名学生志愿者投入到(永安)竹居博览会的各项服务工作,在竹博会的活动中,志愿者们在清洁卫生、布置会场、维持秩序、礼仪接待等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第四、举办了以“不忘初心 传承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科技文化艺术周--暨2020年元旦迎新春文艺汇演。第五、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建好、办好、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学习使用“学习强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了“人人出彩,技能强国--学习强国”知识竞答活动。第六、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组织了一系列“防疫青春线”系列活动。号召全体共青团员,特别是学生干部在这场战“疫”中要起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同学们科学地对待疫情防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播正能量。
3.6党建情况
永安职专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深化“创先争优”工作,推进了学校党建工作取得新实效。
通过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采访实录等内容;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全国抗疫表彰大会等视频;开设党课《敢担当有作为,争做奋发有为的党员干部》,让全体党员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共产主义信念,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同时党的理论学习还与师德师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与教职工签定《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书》,明确教师的责任与义务,结合我校教育实际,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高师德和育人水平。
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中,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林涵生老师等一批党员标兵;开展“身边好人”推荐活动,学习孝老爱亲的退休党员范小红老师事迹;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党建+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困难学生、党员“亮灯行动”等,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突出党委的领导作用,凝心聚力,带领全体教职工共谋学校发展大计,共创学校美好未来。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我校以区域产业发展供需为导向,围绕永安市3+2产业战略,加大专业动态调整力度。坚定不移地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达成“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深入开展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学校先后与大能手教育科技(福建)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影视动漫产业学院”,打造 “中央电视台精准扶贫专题制作基地”;与福建睿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教学诊断与改进研发基地”;与永安市鑫晟汽车有限公司合作,打造“汽修综合实训基地”等校企命运共同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步步深化。探索了共享基地型、集团联盟型、校地合作型等不同类型的产教融合模式,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4.2学生实习情况
为了规范学生实习推荐程序,提高学生实习质量,学校每年在校园举办校企供需见面会。供需见面会邀请福建省域内校企合作企业——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中科动力(福建)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永安燕江国际大酒店、永安市新世纪早教园等60家企业和用人单位参会,涉及计算机、电子、机械、建筑、商贸、旅游、酒店、学前教育等多种行业,涵盖了学校开设的各个专业,为实习学生提供1100多个应聘岗位。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为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办学水平,学校牵头组建了由多所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企业和行业的三明市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参与组建三明市机械职教集团、三明市商贸旅游职业教育集团、三明市汽车职教集团等。通过加强集团内各成员单位间的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要依托名企、教育集团,与企业合作,构建起通用能力、专项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三个开放式训练平台,形成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技能训练系统,建立起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发挥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相互合作与促进作用,开展联合办学试点;利用开放式教学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使兄弟学校及相关企业广泛受益;借助合作办学的经验和成果,与合作企业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互派人员,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达到了双赢目的。
学校每年走访了解学生就业相对较多的企事业单位60多家,从学生就业的企事业单位问卷调查统计反馈的情况看,用人单位及社会对我校毕业生认可度和满意度达98%以上,总体对我校毕业生在单位的表现比较满意,表示继续开展各方面的合作的意愿都较高,同时也向学校提出了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突出课程应用实践的一些建议。在岗的学生对所在企业基本认同,工作认真努力,部分学生表现突出职务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5.2社会服务
深入实践、服务社会一直是永安职业中专学校的办学传统,让学校师生走进农村、深入农牧场等生产一线,不仅能将课堂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更能培养学生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可以利用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服务三农,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0年,永安职专承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3个,到本市各乡镇开展9期即9个培训班,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6547人次,创收项目资金62万元。同时也在各乡镇举办了11期的母婴护理和月嫂、育婴员的培训,培训人员达3310人次。通过培训使参训学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提升,专业生产技能得到提高,深受参加培训农民的好评,取得了很好社会效果,同时提高教师的社会实践水平,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经济上也为学校增加了收入。今后永安职专将充分利用学校师资和设备等资源优势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永安职专2020学年承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表
序号 |
培训项目名称 |
项目资金 |
实施时间 |
培训人数 |
培训人次 |
进 度 |
备 注 |
1 |
2020年中央项目资金 |
270000 |
2020.6.30- 2020.12.30 |
281 |
2669 |
项目完成验收通过 |
分四期进行 |
2 |
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 |
40000 |
2020.8.21- 2020.8.24 |
29 |
290 |
项目完成验收通过 |
|
3 |
2020年省级资金项目 |
260000 |
2020.9.1- 2020.12.30 |
326 |
3588 |
项目完成验收通过 |
分四期进行 |
4 |
合计 |
570000 |
|
636 |
6547 |
|
|
5.3对口支援
根据永安教育局的布置,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永安燕南幼儿园、永安实验幼儿园等单位进行帮扶活动,在支持帮扶学校过程中,指导被帮扶学校加快构建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构建多方参与的教学评价机制,整体提升受帮扶学校办学水平。
5.4服务抗疫
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应对准备工作。第一时间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分别面向教职工、学生等群体发出防控倡议,科普防疫知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疫情防控主题教育,及时传达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官方通报,传递社会正能量,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同时,19数控班的曾旺燊同学作为我校志愿者代表,更是勇于担当,主动请缨加入防控疫情的队伍,在医院一线为夺取防控斗争胜利贡献了力量。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政策性经费能按上级文件要求进行落实,上级财政部门能按生均2100元拨款到位,永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每年足额拨付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并给予我校相应的办学自主权,各类项目投入较多,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
6.2政策措施
永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每年足额拨付城市教育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并给予我校相应的办学自主权,按政策核定我校教师编制,在学校需要时及时给予招聘补充。先后出台了《永安市”126“发展战略纲要》、《永安市关于推进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永安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加大了永安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力度。配套了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促进了学校又快又好的科学发展,提高了办学效益,很好地服务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7.特色创新
案例1:《“五共”融合,激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案例2:《培育现代新型职业农民,谱写时代乡村振兴新篇》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管理创新度还需进一步提升
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够完善,绩效考核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进一步加强。今后要继续推行以岗位、管理和聘任制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实现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8.2专业设置与规划建设需要加强
学校21个专业之间联系的紧密度比较松散,给专业群的建设带来不少的难度。今后学校将立足区域产业的需求,对专业设置与规划建设做适当的调整,逐步形成以专业群的共建来调整专业布局,以专业群的建设带动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形成自身的品牌专业群。
8.3数字校园建设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学校数字资源的建设、信息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运用距离智慧校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今后的建设中,将把它作为学校工作重点之一加以重视,将信息技术与各种学习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逐步提高信息技术的使用率。
8.4社会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与新产品开发项目还不多、与企业共建培训中心工作推进步伐还不快,社会培训深度、广度还不该,影响了学校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效益,服务能力应进一步提高。
原文链接:http://v3080239.11443.30la.com.cn/wygkcn_ShowArticle.asp?EC_ArticleID=3244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