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M03101-0300-2016-00013 | 文号 | 永政办〔2016〕65号 | |||||||||
发布机构 | 永安市政府办公室 | 生成日期 | 2016-08-17 | |||||||||
标题 | 永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永安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 |||||||||||
有效性 | 有效 | 有效 | 失效 | 废止 |
索 引 号 | SM03101-0300-2016-00013 | |||||||||||
文号 | 永政办〔2016〕65号 | |||||||||||
发布机构 | 永安市政府办公室 | |||||||||||
生成日期 | 2016-08-17 | |||||||||||
标题 | 永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永安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 |||||||||||
有效性 | 有效 | 有效 | 失效 | 废止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
现将市教育局《永安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永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8月1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永安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永安市教育局
2016年8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升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着力适应教育新常态,打造教育强市品牌,努力形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协调,质量较高,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局面,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原则
——优先发展。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始终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努力提升全民素质。落实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战略,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完善政策举措,确保优先发展。
——育人为本。坚持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为根本,着力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公平。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着力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以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实行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倾斜的政策,不断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发展和办学水平差距。
——提升质量。坚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建立健全质量导向的教育评价制度和工作机制,制定完善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全方位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师在提高质量中的突出作用,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执教能力。
——协调发展。推进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产业转型和“126”发展战略相衔接,与城市化进程相逢应。加强农村教育,提升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加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和和继续教育,突出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发展。
——增强活力。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鼓励创新思维,积极推进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化学校制度。全面推行学校标准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全市教育内涵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手段改革,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实现区域教育内外开放,提升教育综合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2016到2020年),在进一步巩固提升“国检”成果的基础上,扎实推进教育强县建设,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教育质量和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全面提升,教育发展的各项指标显著提高,教育综合水平保持全市先进水平。
(二)具体目标
――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扩充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优质资源,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适当发展社区高等教育,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
――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深入开展教职工人事关系收归县管和校际交流试点、城区教师驻村教学体验试点工作,解决城区中小学教师年龄老化及编制紧缺问题,全面落实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管理八项规定,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校长。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城区中小学都建设一间高清直录播室,建设一批智慧教室,积极开展“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
――促进全市教育内涵发展。推进学校标准化管理,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不断完善督导责任区体系建设,规范素质教育督导评估,通过国家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验收;到2020年,实现学校校环境优化美化,制度健全完善、管理有序有效,办学特色突显、质量明显提升,促进全市教育内涵发展水平有较大提升。
――建成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当地“126”发展战略需求的人才培养紧密对接、与海西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有机链接,至2020年,基本建成校企对接紧密、辐射周边县市乃至全省的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保持教育强市先进地位。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和参与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四、主要工作措施及途径
(一)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提升各类教育发展水平
1.建立稳定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早期教育开展
(1)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行学前三年教育,基本形成0-6岁的学前教育一体化体系;城区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8%以上,农村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8%以上。0~3岁早期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2)继续构建以公办幼儿园(所)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园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格局,逐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3)到2020年,乡镇中心园以上80%达到县级示范园以上标准。
(4)到2020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90%,培养一批名优骨干教师及骨干园长队伍。
2. 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保证6~14岁人口都能按时入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区低于2%、农村低于3%。
(2)2016年之前,全市初中推行“合作、展示、反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全市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20年之前实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3)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成果,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投入,不断改善其办学条件以及通过“市管校用”的教师队伍管理手段改革,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 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1)以永安一中创建省示范高中为目标,努力打造永安普通高中强势资源。
(2)到2020年,实现普及高中教育。高中阶段升学率达90%以上。
(4)完善终身教育发展机制。充分调动政府、行业、企业、教育培训机构和学习者个人等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终身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到202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
(5)加快完善社区教育。落实永安市社区学院的实体编制及经费核拨,建立覆盖全市各乡镇(行政村)、街道(居委会)的学习中心。选择一批乡镇、街道开展学习型社区建设试点,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和实验区。进一步完善老年教育设施和场所,形成以各级老年大学(学校)为骨干、社区教育机构为依托、老龄协会等老年组织为纽带、远程网络教育为重要形式的老年教育体系,到2020年力争全市老年人入学率达17%。
4. 加快民办教育发展,促进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出资办学,积极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进一步提升民办幼儿园办学质量,积极引进1-2个国内外学前教育知名品牌,提升我市民办学前教育办学水平。严格执行民办教育机构准入、无证办学举报查处制度,进一步完善无证办学的预防和清理整顿长效机制。鼓励民办园在定级评估工作中积极进行“升级”,提高民办园 “评先创优”积极性,新增三明市示范园1-2所,永安市示范园2-3所,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进一步提升。
5. 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1)巩固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成果。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医教结合活动。从课堂教学与资源共享、教师培训与教研等多方面,探索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在活动、课程、师资等领域的合作。促进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的融合,从而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2)按1:3的师生比配足配齐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二)加大队伍管理力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完善教师“以市为主”管理体制。深入开展教职工人事关系收归县管和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校际交流试点工作,进一步强化城区教师驻村教学体验试点活动,统一教师调配制度,促进师资的优化配置。
2.全面推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严格执行新任教师准入条件,保证新增教师质量;按照新修订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及时补充农村教师,2016年底前农村紧缺学科教师配备到位,解决教育系统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用三年的时间解决城区中小学教师年龄老化及单列管理专职人员不足的问题,通过临聘退休教师和未考聘上线的师范类毕业生解决“产假式”缺编问题,确保各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队伍管理。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全面落实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管理八项要求。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4.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大力开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能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名师工作室和劳模工作室为载体,培养一批教育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等教学名师。组织实施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抓实农村全科型教师培训;实施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为农村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组织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打造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队伍。
5.依法维护教师权益。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落实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对实行聘用合同管理的非在编人员,要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依法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健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和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
(三)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坚持德育为先
(1)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爱家乡教育,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加强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道德品质教育,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加强学生多种能力和实践等全面教育,逐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把学校建成平安、文明、和谐的校园。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和“中国梦”教育实践为重点,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育人能力,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针对性。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诚信教育,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提高法制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实效。推进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全面融合。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创建各级文明学校、德育特色学校和心理示范校活动。安排学生到永安市学生社会实践中心进行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我的“中国梦”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和主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树立质量意识,创新培养模式,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要坚持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并重,打牢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减负增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创新教学和考试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将教育和文化有机结合,创造条件开足开齐艺术教育课程,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重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和锻炼时间,推进阳光体育活动,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使学生心理健康、体魄强健。必须完善评价学校素质教育和指标体系和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坚持按教育规律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引导学校主动开展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和家长更加支持素质教育。
3. 维护校园安定稳定
落实学校安全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机制,落实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成立学校安全工作机构,责任落实到岗到人,按照国家标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GB/T29315-2012)力争配足配齐专兼职安全保卫干部和保安员,加强对专兼职保卫干部和保安员管理;制定突发事件、防险抗灾等应急预案,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演练、部门共建等活动落实学校安全保卫长效机制。完成学校报警、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程,实现与公安指挥中心联动,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4. 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积极开展艺术、体育特色校的创建,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丰富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并不断规范化、制度化,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每个学生能够至少参加两项课外体育活动和一项课外艺术活动,在高中教育阶段都能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并具有一项艺术特长。建立并完善“两大球”联赛机制。建立针对足球、篮球的市校两级分学段的联赛机制,抓好校园内两大球活动的普及,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开展联赛活动。全面落实国家体质测试和体质抽测,准确、真实掌握我市的学生体质状况。创造条件开足开齐艺术教育课程,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积极开展系列艺术展演活动,组织开展校园合唱活动、校园戏剧、书法、绘画等艺术展演活动,选拔优秀节目参加省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比赛。加强健康教育。制定完善的健康教育计划,按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强化疾病预防、食品卫生、生理卫生、禁毒控烟等教育。组织开展“爱耳日”、“禁毒日”、“预防艾滋病日”、“爱眼日”、减盐防控高血压、防龋齿等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市卫生局、市教育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规定,确保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
(四)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提升学校办学整体水平
1. 推行学校标准化管理。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总结提升”的思路,制定出台《永安市教育标准化管理指导意见》,成立一个中心(教育督导评估中心),组建一支队伍(责任督学队伍),完善一个考核体系(学校标准化管理评价工作体系),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管理,促进全市教育内涵发展。2017年前完成12所试点校的试点任务,探索总结出一套符合学校实际、以提升学校办学内涵和办学水平为目标,具有借鉴意义、能够推广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管理,并建立健全《永安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管理考核体系》;2018-2020年,进一步总结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管理经验,让学校布局科学合理、环境优化美化,制度健全完善、管理有序有效,办学特色突显、质量明显提升,促进全市教育内涵发展水平有较大提升。
2.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实现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覆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支撑学习型社会建设,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具备条件的教学点实现宽带网络接入,城镇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小于100M,有条件的农村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小于20M,有条件的教学点接入带宽达到4M以上,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优化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加快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推动各类学校全面应用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3. 推进教育质量监测发展。建立完整的基础教育质量数据库,对城乡、校际的差异进行全面把握和及时监控,为教育决策、教育科研提供数据信息支撑;建立教育质量检测网络,形成包括抽样、测试、数据分析、水平划定、撰写报告在内的一整套工作机制,并将检测结果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培训工作,提高各项工作的针对性;促进教育发展内涵,丰富学业质量评价的多元发展,通过检测数据的诊断分析和实证研究,转变教学管理者和教师的学业质量测评观,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形成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模式和办法,制定有关学科考试或考查的标准,让教育质量检测数据发挥科学的教育评价和正确的教学导向作用。
4. 建设美丽温馨校园。巩固“建设美丽温馨校园”已取得的成果,并把“建设美丽温馨校园”工作纳入常态化,继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细化学校内部管理、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美丽温馨校园。
(五)实施教育督导条例,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工作。
认真实施《教育督导条例》,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落实教育督导责任,加强督导队伍建设,强化教育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功能。通过构建督导评估体系,对中小学及幼儿园办学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督导、经常性的专项督导与随机督导检查,及时掌握学校教育教学动态,指导和督促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 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学年度工作评估。每年5月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考评。主要考察学校(幼儿园)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确定各类学校的考核等级,并以此作为教育先进单位评选主要依据。2016年完成对《永安市中小学、幼儿园学年教育工作评估标准》修订工作并开始实施。
2. 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实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的意见》,突出素质教育战略主题地位,强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促进中小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016年开始启动新一轮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活动。2016-2020年全市中小学均达到永安市实施素质教育示范校标准,其中百分五十的学校达到三明市实施素质教育示范校标准,百分三十的学校达到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示范校标准。
3. 加强督导责任区建设,健全完善经常性随机督导机制。进一步强化督导评估中心对督导责任区的管理作用。2016年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责任区向幼儿园延伸,2017年做到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在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含民办)全覆盖。增聘责任督学15名,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做到管理制度健全,督学队伍专业,开展工作规范,督导方式科学,保障措施落实,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普遍提高。2017年达到福建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标准,2018年申报并通过国家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验收。
(六)落实教育保障机制,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 加大教育投入,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
(1)依法保障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的“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积极按政策落实教育经费,“十三五”规划期间,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预算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将寄宿生生活补助经费、学前一年减免经费、食堂管理人员工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扶贫助学资金的落实。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政策性津补贴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
(2)积极拓展教育筹资渠道。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扩大各种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出资办学。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落实个人教育捐赠支出在所得税前全额扣除政策。各级各类公办学校闲置的土地、房屋及其他建筑物,处置后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发展教育。
(3)加强教育经费监督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经费管理制度和使用效益评价、考核机制,推进学校财务决策民主化,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收费资金使用管理,充分发挥教育资金实用效益,加强对公共教育经费分配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督与审计,提高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加强学校的后勤管理,坚持勤俭办学,严禁铺张浪费,建设节约性学校。
2. 调整布局,优化结构,进一步夯实教育均衡发展基础
(1)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实现公办幼儿园优质化
“十二五”期间,我市已完成幼儿园迁址重建6所,分别是西洋中心幼儿园、青水中心幼儿园、小陶中心幼儿园、上坪中心幼儿园、燕东中心幼儿园、贡川中心幼儿园,新建幼儿园1所即实验幼儿园八一分园,回购民办幼儿园转公办1所即燕南中心幼儿园并进行改扩建。在此基础上,我市幼儿园办学条件已取得很大改善,在“十三五”期间还计划新增幼儿园5所,分别是北部工业园区幼儿园,燕北幼儿园、燕西幼儿园、文创园幼儿园、南部工业园区幼儿园;迁建幼儿园3所,分别是大湖中心幼儿园、安砂中心幼儿园、槐南第二中心幼儿园。到2020年底实现每个街道每个乡镇有一所优质园。
永安市幼儿园规划布局表(2016-2020年)
序 号 |
学校名称 |
校园面积 (M2) |
班级数(班) |
学生数 (人) |
生均用地 (M2/人) |
备注(用地指标) |
1 |
北工幼儿园 |
7492 |
12 |
360 |
≥20.81 M2 |
新增用地约11.2亩 |
2 |
燕北幼儿园 |
7492 |
12 |
360 |
≥20.81 M2 |
新增用地约11.2亩 |
3 |
燕西幼儿园 |
7492 |
12 |
360 |
≥20.81 M2 |
新增用地约11.2亩 |
4 |
文创幼儿园 |
7492 |
12 |
360 |
≥20.81 M2 |
新增用地约11.2亩 |
5 |
南工幼儿园 |
7492 |
12 |
360 |
≥20.81 M2 |
新增用地约11.2亩 |
6 |
大湖中心幼儿园 |
7492 |
12 |
360 |
≥20.81 M2 |
迁建用地约11.2亩 |
7 |
安沙中心幼儿园 |
7492 |
12 |
360 |
≥20.81 M |
迁建用地约11.2亩 |
8 |
槐南第二中心幼儿园 |
7492 |
12 |
360 |
≥20.81 M |
迁建用地约11.2亩 |
(2)合理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解决城区大班化问题
①小学布局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市完成迁址重建小学3所即燕江小学、民族小学、西洋中心小学,新建小学1所即巴溪湾小学。依据我市人口发展的预测及我市城区现有小学学生数,按照《福建省义务教育校舍建设标准(试行)》及《福建省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要求,“十三五”期间,将新建小学1所即新南门小学,迁址重建小学1所即永浆小学。规划具体规模见下表:
永安市小学布局规划表(2016-2020年)
序 号 |
学校名称 |
校园面积 (M2) |
班级数(班) |
学生数 (人) |
生均用地 (M2/人) |
备注(用地指标) |
1 |
新南门小学 |
24300 |
30 |
1350 |
≥18M2 |
新增用地约36.4亩 |
2 |
永浆小学 |
11880 |
12 |
540 |
≥22M2 |
迁建用地约17.8亩 |
②初中布局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市完成普通初中迁址重建1所即永安二中,“十三五”期间,我市还计划对永安三中、永安六中进行改扩建,解决城区优质初中大班化的问题。
③一贯制学校布局规划
“十三五”期间,我市还将按照《福建省义务教育校舍建设标准(试行)》及《福建省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要求,新建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即北塔学校、永安一中初中部即附属小学。具体规模见下表:
永安市一贯制学校布局规划表(2016-2020)
序 号 |
学校名称 |
校园面积 (M2) |
班级数(班) |
学生数 (人) |
生均用地 (M2/人) |
备注(用地指标) |
1 |
北塔学校 |
37145 |
42 |
1950 |
|
新增用地约55亩 |
|
初中部 |
|
12 |
600 |
≥24M2 |
|
|
小学部 |
|
30 |
1350 |
≥18M2 |
|
2 |
永安一中初中部及附属小学 |
61003 |
12 |
540 |
|
迁建用地约91.5亩 |
|
初中部 |
|
27 |
1350 |
≥20M2 |
|
|
小学部 |
|
36 |
1620 |
≥18M2 |
|
(3)完善普通高中学校建设
现我市共有公办高中校4所,分别为永安一中、永安三中、永安九中及永安十二中,“十二五”期间,永安九中通过省一级达标高中校验收,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我市对高中教育资源的需要,十三五期间,将适时、合理地对高中校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互补,提升普通高中特色化办学水平。
(4)加大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
永安职专新校区建设基本完成,已实现整体搬迁,新校占地面积300亩。确保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农村科学技术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扶贫资金时,要有一定的经费比例用于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区域职业教育中心建设要更加贴近永安和三明全市的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对接产业技术工人培训和相应人才培养需求,打造具有永安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使其能够向三明地区进行覆盖。
(5)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全市50%以上基础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配备达省颁规划建议要求。重点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每年在城区中小学建设2—3间高清直录播室,实现有条件的城区中小学建设一间高清直录播室目标。为开展“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建设一批智慧教室,支持学校积极开展“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更新升级中小学“班班通”,在统筹兼顾农村中小学的情况下,主要完成城区学校所有班级“班班通”的更新升级;同时,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应用与管理,进一步完善“云桌面”系统,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为网络空间学习“人人通”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永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8月17日印发 |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单位:
现将市教育局《永安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永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8月1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永安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永安市教育局
2016年8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升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着力适应教育新常态,打造教育强市品牌,努力形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协调,质量较高,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局面,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原则
——优先发展。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始终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努力提升全民素质。落实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战略,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完善政策举措,确保优先发展。
——育人为本。坚持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为根本,着力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公平。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着力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以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实行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倾斜的政策,不断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发展和办学水平差距。
——提升质量。坚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建立健全质量导向的教育评价制度和工作机制,制定完善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全方位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师在提高质量中的突出作用,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执教能力。
——协调发展。推进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产业转型和“126”发展战略相衔接,与城市化进程相逢应。加强农村教育,提升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加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和和继续教育,突出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发展。
——增强活力。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鼓励创新思维,积极推进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化学校制度。全面推行学校标准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全市教育内涵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手段改革,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实现区域教育内外开放,提升教育综合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2016到2020年),在进一步巩固提升“国检”成果的基础上,扎实推进教育强县建设,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教育质量和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全面提升,教育发展的各项指标显著提高,教育综合水平保持全市先进水平。
(二)具体目标
――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扩充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优质资源,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适当发展社区高等教育,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
――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深入开展教职工人事关系收归县管和校际交流试点、城区教师驻村教学体验试点工作,解决城区中小学教师年龄老化及编制紧缺问题,全面落实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管理八项规定,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校长。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城区中小学都建设一间高清直录播室,建设一批智慧教室,积极开展“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
――促进全市教育内涵发展。推进学校标准化管理,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不断完善督导责任区体系建设,规范素质教育督导评估,通过国家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验收;到2020年,实现学校校环境优化美化,制度健全完善、管理有序有效,办学特色突显、质量明显提升,促进全市教育内涵发展水平有较大提升。
――建成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当地“126”发展战略需求的人才培养紧密对接、与海西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有机链接,至2020年,基本建成校企对接紧密、辐射周边县市乃至全省的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保持教育强市先进地位。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和参与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四、主要工作措施及途径
(一)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提升各类教育发展水平
1.建立稳定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早期教育开展
(1)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行学前三年教育,基本形成0-6岁的学前教育一体化体系;城区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8%以上,农村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8%以上。0~3岁早期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2)继续构建以公办幼儿园(所)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园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格局,逐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3)到2020年,乡镇中心园以上80%达到县级示范园以上标准。
(4)到2020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90%,培养一批名优骨干教师及骨干园长队伍。
2. 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保证6~14岁人口都能按时入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区低于2%、农村低于3%。
(2)2016年之前,全市初中推行“合作、展示、反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全市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20年之前实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3)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成果,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投入,不断改善其办学条件以及通过“市管校用”的教师队伍管理手段改革,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 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1)以永安一中创建省示范高中为目标,努力打造永安普通高中强势资源。
(2)到2020年,实现普及高中教育。高中阶段升学率达90%以上。
(4)完善终身教育发展机制。充分调动政府、行业、企业、教育培训机构和学习者个人等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终身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到202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
(5)加快完善社区教育。落实永安市社区学院的实体编制及经费核拨,建立覆盖全市各乡镇(行政村)、街道(居委会)的学习中心。选择一批乡镇、街道开展学习型社区建设试点,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和实验区。进一步完善老年教育设施和场所,形成以各级老年大学(学校)为骨干、社区教育机构为依托、老龄协会等老年组织为纽带、远程网络教育为重要形式的老年教育体系,到2020年力争全市老年人入学率达17%。
4. 加快民办教育发展,促进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出资办学,积极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进一步提升民办幼儿园办学质量,积极引进1-2个国内外学前教育知名品牌,提升我市民办学前教育办学水平。严格执行民办教育机构准入、无证办学举报查处制度,进一步完善无证办学的预防和清理整顿长效机制。鼓励民办园在定级评估工作中积极进行“升级”,提高民办园 “评先创优”积极性,新增三明市示范园1-2所,永安市示范园2-3所,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进一步提升。
5. 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1)巩固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成果。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医教结合活动。从课堂教学与资源共享、教师培训与教研等多方面,探索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在活动、课程、师资等领域的合作。促进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的融合,从而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2)按1:3的师生比配足配齐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二)加大队伍管理力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完善教师“以市为主”管理体制。深入开展教职工人事关系收归县管和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校际交流试点工作,进一步强化城区教师驻村教学体验试点活动,统一教师调配制度,促进师资的优化配置。
2.全面推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严格执行新任教师准入条件,保证新增教师质量;按照新修订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及时补充农村教师,2016年底前农村紧缺学科教师配备到位,解决教育系统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用三年的时间解决城区中小学教师年龄老化及单列管理专职人员不足的问题,通过临聘退休教师和未考聘上线的师范类毕业生解决“产假式”缺编问题,确保各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
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队伍管理。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全面落实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管理八项要求。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4.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大力开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能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名师工作室和劳模工作室为载体,培养一批教育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等教学名师。组织实施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抓实农村全科型教师培训;实施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为农村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组织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打造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队伍。
5.依法维护教师权益。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落实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对实行聘用合同管理的非在编人员,要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依法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健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和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
(三)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坚持德育为先
(1)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爱家乡教育,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加强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道德品质教育,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加强学生多种能力和实践等全面教育,逐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把学校建成平安、文明、和谐的校园。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和“中国梦”教育实践为重点,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育人能力,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针对性。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诚信教育,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提高法制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实效。推进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全面融合。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创建各级文明学校、德育特色学校和心理示范校活动。安排学生到永安市学生社会实践中心进行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我的“中国梦”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和主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树立质量意识,创新培养模式,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要坚持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并重,打牢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减负增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创新教学和考试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将教育和文化有机结合,创造条件开足开齐艺术教育课程,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重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和锻炼时间,推进阳光体育活动,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使学生心理健康、体魄强健。必须完善评价学校素质教育和指标体系和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坚持按教育规律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引导学校主动开展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和家长更加支持素质教育。
3. 维护校园安定稳定
落实学校安全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机制,落实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成立学校安全工作机构,责任落实到岗到人,按照国家标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GB/T29315-2012)力争配足配齐专兼职安全保卫干部和保安员,加强对专兼职保卫干部和保安员管理;制定突发事件、防险抗灾等应急预案,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演练、部门共建等活动落实学校安全保卫长效机制。完成学校报警、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程,实现与公安指挥中心联动,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4. 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积极开展艺术、体育特色校的创建,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丰富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并不断规范化、制度化,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每个学生能够至少参加两项课外体育活动和一项课外艺术活动,在高中教育阶段都能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并具有一项艺术特长。建立并完善“两大球”联赛机制。建立针对足球、篮球的市校两级分学段的联赛机制,抓好校园内两大球活动的普及,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开展联赛活动。全面落实国家体质测试和体质抽测,准确、真实掌握我市的学生体质状况。创造条件开足开齐艺术教育课程,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积极开展系列艺术展演活动,组织开展校园合唱活动、校园戏剧、书法、绘画等艺术展演活动,选拔优秀节目参加省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比赛。加强健康教育。制定完善的健康教育计划,按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强化疾病预防、食品卫生、生理卫生、禁毒控烟等教育。组织开展“爱耳日”、“禁毒日”、“预防艾滋病日”、“爱眼日”、减盐防控高血压、防龋齿等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市卫生局、市教育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规定,确保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
(四)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提升学校办学整体水平
1. 推行学校标准化管理。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总结提升”的思路,制定出台《永安市教育标准化管理指导意见》,成立一个中心(教育督导评估中心),组建一支队伍(责任督学队伍),完善一个考核体系(学校标准化管理评价工作体系),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管理,促进全市教育内涵发展。2017年前完成12所试点校的试点任务,探索总结出一套符合学校实际、以提升学校办学内涵和办学水平为目标,具有借鉴意义、能够推广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管理,并建立健全《永安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管理考核体系》;2018-2020年,进一步总结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管理经验,让学校布局科学合理、环境优化美化,制度健全完善、管理有序有效,办学特色突显、质量明显提升,促进全市教育内涵发展水平有较大提升。
2.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实现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覆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支撑学习型社会建设,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具备条件的教学点实现宽带网络接入,城镇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小于100M,有条件的农村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小于20M,有条件的教学点接入带宽达到4M以上,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优化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加快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推动各类学校全面应用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3. 推进教育质量监测发展。建立完整的基础教育质量数据库,对城乡、校际的差异进行全面把握和及时监控,为教育决策、教育科研提供数据信息支撑;建立教育质量检测网络,形成包括抽样、测试、数据分析、水平划定、撰写报告在内的一整套工作机制,并将检测结果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培训工作,提高各项工作的针对性;促进教育发展内涵,丰富学业质量评价的多元发展,通过检测数据的诊断分析和实证研究,转变教学管理者和教师的学业质量测评观,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形成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模式和办法,制定有关学科考试或考查的标准,让教育质量检测数据发挥科学的教育评价和正确的教学导向作用。
4. 建设美丽温馨校园。巩固“建设美丽温馨校园”已取得的成果,并把“建设美丽温馨校园”工作纳入常态化,继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细化学校内部管理、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美丽温馨校园。
(五)实施教育督导条例,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工作。
认真实施《教育督导条例》,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落实教育督导责任,加强督导队伍建设,强化教育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功能。通过构建督导评估体系,对中小学及幼儿园办学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督导、经常性的专项督导与随机督导检查,及时掌握学校教育教学动态,指导和督促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 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学年度工作评估。每年5月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考评。主要考察学校(幼儿园)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确定各类学校的考核等级,并以此作为教育先进单位评选主要依据。2016年完成对《永安市中小学、幼儿园学年教育工作评估标准》修订工作并开始实施。
2. 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实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的意见》,突出素质教育战略主题地位,强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促进中小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016年开始启动新一轮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活动。2016-2020年全市中小学均达到永安市实施素质教育示范校标准,其中百分五十的学校达到三明市实施素质教育示范校标准,百分三十的学校达到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示范校标准。
3. 加强督导责任区建设,健全完善经常性随机督导机制。进一步强化督导评估中心对督导责任区的管理作用。2016年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责任区向幼儿园延伸,2017年做到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在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含民办)全覆盖。增聘责任督学15名,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做到管理制度健全,督学队伍专业,开展工作规范,督导方式科学,保障措施落实,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普遍提高。2017年达到福建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标准,2018年申报并通过国家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市、区)验收。
(六)落实教育保障机制,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 加大教育投入,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
(1)依法保障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的“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积极按政策落实教育经费,“十三五”规划期间,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预算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将寄宿生生活补助经费、学前一年减免经费、食堂管理人员工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扶贫助学资金的落实。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政策性津补贴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
(2)积极拓展教育筹资渠道。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扩大各种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出资办学。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落实个人教育捐赠支出在所得税前全额扣除政策。各级各类公办学校闲置的土地、房屋及其他建筑物,处置后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发展教育。
(3)加强教育经费监督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经费管理制度和使用效益评价、考核机制,推进学校财务决策民主化,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收费资金使用管理,充分发挥教育资金实用效益,加强对公共教育经费分配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督与审计,提高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加强学校的后勤管理,坚持勤俭办学,严禁铺张浪费,建设节约性学校。
2. 调整布局,优化结构,进一步夯实教育均衡发展基础
(1)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实现公办幼儿园优质化
“十二五”期间,我市已完成幼儿园迁址重建6所,分别是西洋中心幼儿园、青水中心幼儿园、小陶中心幼儿园、上坪中心幼儿园、燕东中心幼儿园、贡川中心幼儿园,新建幼儿园1所即实验幼儿园八一分园,回购民办幼儿园转公办1所即燕南中心幼儿园并进行改扩建。在此基础上,我市幼儿园办学条件已取得很大改善,在“十三五”期间还计划新增幼儿园5所,分别是北部工业园区幼儿园,燕北幼儿园、燕西幼儿园、文创园幼儿园、南部工业园区幼儿园;迁建幼儿园3所,分别是大湖中心幼儿园、安砂中心幼儿园、槐南第二中心幼儿园。到2020年底实现每个街道每个乡镇有一所优质园。
永安市幼儿园规划布局表(2016-2020年)
序 号 |
学校名称 |
校园面积 (M2) |
班级数(班) |
学生数 (人) |
生均用地 (M2/人) |
备注(用地指标) |
1 |
北工幼儿园 |
7492 |
12 |
360 |
≥20.81 M2 |
新增用地约11.2亩 |
2 |
燕北幼儿园 |
7492 |
12 |
360 |
≥20.81 M2 |
新增用地约11.2亩 |
3 |
燕西幼儿园 |
7492 |
12 |
360 |
≥20.81 M2 |
新增用地约11.2亩 |
4 |
文创幼儿园 |
7492 |
12 |
360 |
≥20.81 M2 |
新增用地约11.2亩 |
5 |
南工幼儿园 |
7492 |
12 |
360 |
≥20.81 M2 |
新增用地约11.2亩 |
6 |
大湖中心幼儿园 |
7492 |
12 |
360 |
≥20.81 M2 |
迁建用地约11.2亩 |
7 |
安沙中心幼儿园 |
7492 |
12 |
360 |
≥20.81 M |
迁建用地约11.2亩 |
8 |
槐南第二中心幼儿园 |
7492 |
12 |
360 |
≥20.81 M |
迁建用地约11.2亩 |
(2)合理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解决城区大班化问题
①小学布局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市完成迁址重建小学3所即燕江小学、民族小学、西洋中心小学,新建小学1所即巴溪湾小学。依据我市人口发展的预测及我市城区现有小学学生数,按照《福建省义务教育校舍建设标准(试行)》及《福建省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要求,“十三五”期间,将新建小学1所即新南门小学,迁址重建小学1所即永浆小学。规划具体规模见下表:
永安市小学布局规划表(2016-2020年)
序 号 |
学校名称 |
校园面积 (M2) |
班级数(班) |
学生数 (人) |
生均用地 (M2/人) |
备注(用地指标) |
1 |
新南门小学 |
24300 |
30 |
1350 |
≥18M2 |
新增用地约36.4亩 |
2 |
永浆小学 |
11880 |
12 |
540 |
≥22M2 |
迁建用地约17.8亩 |
②初中布局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市完成普通初中迁址重建1所即永安二中,“十三五”期间,我市还计划对永安三中、永安六中进行改扩建,解决城区优质初中大班化的问题。
③一贯制学校布局规划
“十三五”期间,我市还将按照《福建省义务教育校舍建设标准(试行)》及《福建省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要求,新建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即北塔学校、永安一中初中部即附属小学。具体规模见下表:
永安市一贯制学校布局规划表(2016-2020)
序 号 |
学校名称 |
校园面积 (M2) |
班级数(班) |
学生数 (人) |
生均用地 (M2/人) |
备注(用地指标) |
1 |
北塔学校 |
37145 |
42 |
1950 |
|
新增用地约55亩 |
|
初中部 |
|
12 |
600 |
≥24M2 |
|
|
小学部 |
|
30 |
1350 |
≥18M2 |
|
2 |
永安一中初中部及附属小学 |
61003 |
12 |
540 |
|
迁建用地约91.5亩 |
|
初中部 |
|
27 |
1350 |
≥20M2 |
|
|
小学部 |
|
36 |
1620 |
≥18M2 |
|
(3)完善普通高中学校建设
现我市共有公办高中校4所,分别为永安一中、永安三中、永安九中及永安十二中,“十二五”期间,永安九中通过省一级达标高中校验收,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我市对高中教育资源的需要,十三五期间,将适时、合理地对高中校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互补,提升普通高中特色化办学水平。
(4)加大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
永安职专新校区建设基本完成,已实现整体搬迁,新校占地面积300亩。确保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农村科学技术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扶贫资金时,要有一定的经费比例用于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区域职业教育中心建设要更加贴近永安和三明全市的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对接产业技术工人培训和相应人才培养需求,打造具有永安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使其能够向三明地区进行覆盖。
(5)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全市50%以上基础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配备达省颁规划建议要求。重点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每年在城区中小学建设2—3间高清直录播室,实现有条件的城区中小学建设一间高清直录播室目标。为开展“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建设一批智慧教室,支持学校积极开展“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更新升级中小学“班班通”,在统筹兼顾农村中小学的情况下,主要完成城区学校所有班级“班班通”的更新升级;同时,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应用与管理,进一步完善“云桌面”系统,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为网络空间学习“人人通”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永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8月17日印发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