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文体和旅游局关于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099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日期:2023-07-13 09:49 来源:永安市文体和旅游局
| | | |

尊敬的刘维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所提的关于加强我市乡村振兴文化建设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及时与宣传部、农业农村局、史志室、文联沟通协调,落实建议中提出的各项具体举措。

  一、关于提高认识,加强投入,将乡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市委宣传部将其列入每年宣传思想工作重点任务,市乡村振兴局将其列入对乡镇(街道)乡村振兴考核的重要指标,市财政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纳入绩效考核,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先后出台了《永安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建设规划》《永安市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护指南》等一列文件,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下一步,我市还将进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探索制定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预算增长不低于当年同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并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

  二、关于整合资源,培育特色,以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

  围绕红色文化资源,我市宣传文化部门已完成音乐快板《红旗在永安永飘扬》、音乐剧《北抗之歌》、情景剧《张家山上党旗红》和《杨梅岭上映山红》等文艺作品的创作工作;打造了洪田“初心如磐的红色誓言”党性体验馆和小陶“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展”“青水云平台”“红色罗坊”等特色文化展馆;围绕民俗文化挖掘,全市共有35个项目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9个,三明级15个,永安级9个,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人、省级非遗传承人8人、三明市级传承人7人,青水畲族乡(大腔戏)、小陶镇(汉剧)、槐南镇(安贞旌鼓)三个乡镇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做好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培育工作,推进文学艺术创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三、关于激发活力,配齐队伍,为乡村文化振兴奠定坚实基础的建议

  目前,我市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均配备有1名文化站长(负责人),每个行政村同步配备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协管员,每月发放补贴100元,培育小陶农民艺术团、槐南安贞旌鼓表演队等10余支有较高人气的农村文艺团队,每年举办1期全市文化站长和文化协管员培训班,由“文博图”三馆的业务骨干对文化站长和协管员开展专题培训;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完善文化协管员队伍准入制度,让有真才实干、热衷文化工作的农村文艺爱好者进入文化协管员队伍;结合省市县文化人才培训工作的安排选派优秀的文化站长和文化协管员外出参加培训,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的业务水平。

  四、关于丰富载体,加强推广,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的建议

  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是我市宣传文化部门的重点工作,新冠疫情三年来,我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文化馆流动舞台车宣传作用,每年我市开展“文化三下乡”“文化走基层”“农民村晚”“流动笔会”等文化文艺活动不少于20场次,争取三明级“风展红旗如画三明”流动舞台车巡演不少于4场次,每年开展农村体育赛事不少于10场次,较好的满足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节期间,随着全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我市举办了元宵踩街活动,15个乡镇(街道)的1400余位演员带来迎烛桥、二十八星宿花灯、梦江龙、板凳龙、竹马灯等市特色民俗和花车表演,为全市人民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群众大饱眼福,现场观众达10万人,线上观看人数达38.24万人,将节日氛围推向高潮。此外,我市文化部门积极选送我市非遗节目外出参加各级各类非遗展示活动,如,2020年《安贞旌鼓魂》获得第十四届福建省音乐舞蹈节三等奖,如,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师生们领略我市大腔戏、大腔傀儡戏的艺术风采;如,2023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八宿花灯到河南参加世界刘氏大会等;下一步,市文体和旅游局将结合全市文化工作安排,积极开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文化走基层活动”,打造好“四季农民村晚”和“福建百姓大舞台(永安地区)”等品牌活动,积极争取“党史方志书屋”项目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切实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们对您所提的建议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您能继续关注、支持我市的文旅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领导署名:

  联 系 人:李 勇

  联系电话:139*****032

 

  永安市文体和旅游局

  2023年6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